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

ID:25060080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_第1页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_第2页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_第3页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_第4页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现代性与权威认同论文【英文标题】ModernityandAuthorityRecognition【内容提要】权威认同在本质上是对于“创造者”的创造性的认同。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渊源于“文明的创造”,是对现代性的世俗化困境和矛盾性困境的创造性转化。创造力的衰退造成了现代性权威认同的危机。【英文摘要】Recognitionofauthoritymeans,.freelodernityoutofthesecularandcontadictorypredicament.Adeclineincreativityodernity/authority【正文】现代性社会理论所广

2、泛争论的现代性问题,多方面涉及主体意识中的创造性。从多种意义来看,马克思主义都是现代性社会理论的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理论渊源和思想流派。马克思主义关于现代社会的权威认同理论,值得深入研究。一、现代性中的权威认同(一)现代性现代性意味着主体性,更意味着主体意识中的创造性。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者看来,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因此,人对于历史的“创造”.freela)的权威”。国家权力因此而成为在俗而又超俗的神圣实体。马克思指出,黑格尔有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国家观念,把国家看成超越市民社会的道德实体,这有其浓厚的宗教性根源。路德宗的这种权

3、力观,给世俗化的国家和政治权力赋予了浓厚的道义的和宗教的威望,严重地把权力权威化了。(注: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300.)宗教改革的两个方向、两条路线对现代资本主义的影响是深刻的。按照韦伯的观点,二者的差异甚至制约了资本主义不同的发展道路。事实上,我们看到,德国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有着浓厚的权威主义的背景,而且始终是与权威主义问题的起伏波折纠缠在一起的(注: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217.)。而英美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则较少这个背景,特别是政治权威受到了更多的监视和批判。五、现代性权威的认同危机

4、一个社会的权威认同危机,并不意味着一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实际上被推翻,也不意味着一个阶级的实际社会经济力量的削弱。相反,实力的强化或过分依赖实力,反倒是它丧失权威、丧失认同的征兆。一个阶级越是丧失它的统治权威,它就越是不得不依赖其实力上的优势,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够阻止衰落和维持统治。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旦真正的创造性和实质性的认同丧失了,包括统治权威在内的权威认同的危机也就发生了。(一)创造力的衰退在资本主义的上升时期,黑格尔哲学在克服现代社会的分裂与矛盾、实现分裂与矛盾的实质性统一方面,表现出了空前的气魄和力度。但是,黑格尔的这种绝对唯心主义的统一,实际上仍然是

5、形式上的(即客观精神上的)统一。因此,黑格尔主义体系的破产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绝不仅仅是黑格尔的或德国的失败,而是一个阶级的时代性危机的征兆。德国的哲学革命是英国的工业革命和法国的政治革命的理论表达和总结,也是所可能具有的、最高的和最后的表达和总结。德国哲学革命的流产表明,资产阶级不可能从实质意义上把现代社会的分裂和矛盾真正创造性地统一起来。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现代资本主义创造力的衰退,标志着资本主义现代性权威认同的失败。(二)实质根据的丧失韦伯预言:“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祛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的价

6、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注: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48.)韦伯本人曾经悲叹,早在富兰克林时期,那个曾经支撑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已经“像死去的宗教信仰一样,只是幽灵般地徘徊着”,“财富的追求已被剥除了其原有的宗教和伦理色彩,而趋于和纯粹的世俗的情欲相关联”(注: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9.141.)。实质性根据和绝对价值消失之后,所剩下的就只是“资本和技术官僚的冷漠无情的统治”。这完全是一种建立在形式根据和价值阙如基础之上的权威系统。面对着这种铁笼般的暗淡前景

7、,韦伯以先知式的苍凉期望着在文化上能有一个“老观念和旧理想的伟大再生”(注: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9.143.),以支持和重现资本主义的昨日辉煌并再建对现代性资本主义的权威认同。(三)权威认同的完成现代性的进程是一个历史性的进程。相对于传统社会,现代性是一种实证性。相对于自由时期,垄断时期是一种更高的实证性。现代性的进程,从消除矛盾到消解矛盾,从认同共识到认同共契,经历了一个重大的社会转型。这个社会转型,被认为是现代性的终结和后现代的开始。但是,从本质上看,这个转型进程并没有改变“统治的逻辑”(注: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

8、.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