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

ID:25060705

大小:69.6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_第1页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_第2页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_第3页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_第4页
资源描述:

《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杨雪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勃利县中医院1545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采血方法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0月,我院体检人群56例,同时采集动脉血、静脉血与末梢血标木,应用血液分析仪测定三种血液标木的血常规指标,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动脉血与静脉血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动、静脉血比较,而末梢血的RBC、Hb、HCT、MCH、MCHC及PLT显著降低,WBC及MCV显著升高(P<0.05)o结论:不同采血方法的血常规检查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以静脉采血最

2、符合临床检查需求。关键词:血常规;动脉血;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检验指标主要包括血细胞的数目、形态及结构等,对于临床评佔受检者的病理生理状态、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判断临床疗效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血常规检验的采血方法主要毡括动脉采血、静脉采血和手指末梢采血三种,关于其血常规检验结果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价值尚存在较大的争议[1]。木研究对比分析了动、静脉及末梢血常规检验结果,旨在分析不同采血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14年10只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木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3、、严重全身疾病、合并急慢性疾病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25例,年龄18-65(43.21±5.12)岁。1.2方法1.2.1血液标木釆集56例受试者均于早晨8:00-9:00空腹状态下抽血,分别抽取肘前静脉血、桡动脉血各2ml分别置于抗凝管中,并采集手指末梢血20μl稀释摇匀后分别置于抗凝管中保存待测。1.2.2检测方法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以及血小板计数(PLT)均采用库尔特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红细胞平均体积(MCV)、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质量(MCH)以及

4、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采用Sysmexkx-21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检测。仪器均24h不关机进行连续工作,根据仪器内置程序予以定吋自动清洗和定标,并在测定标本前应用质控物质进行定标,确保仪器参数均处于质控物参数范围内。标本均在0.3-3h内完成测定,操作方法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执行。1.3统计学分析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末梢血的RBC、Hb、HCT、MCH、MCHC及PLT测定结果均显著低于静脉血与末梢血(P<0.05),WBC及MCV测定结

5、果显著升高(P<0.05),动静脉血的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表1动脉、静脉及末梢血常规测定结果比较注:与其余各组比较,P*<0.053讨论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影响因素较多,主要包括患者生理因素、仪器因素、试剂因素以及检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等。临床研究发现,除上述因素外,不同采血方法对于血常规检验结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2】。末梢血采集方法由于操作简便、采血量较少,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但末梢血源于毛细血管,血液循环相对较差,末梢温度较低,故采血后在相冋存放条件下更容易出现标本溶血。此外,由于毛细血管的血流量较少且出

6、血不畅,在采血过程中需要挤压采血局部,容易导致组织液渗入血液标本之中,导致血液标本被稀释,致使部分指标水平降低[3]。静脉血多经肘部前静脉采集,该部位血液成分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会因患者紧张等因素而导致进针深度不足而影响采血效果,能够更为真实地反应全身血液循环状况。此外,应用静脉血采集能够采集较大的血量,便于重复检测,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1】。本研究中,末梢血的RBC、Hb、HCT、MCH、MCHC及PLT测定结果较静脉血显著降低,而WBC及MCV测定结果显著升高,与冷秀成等[3】报道一•致。动脉血压较高,在抽血吋的冋血速度较快,且容易达到需求血量,测定

7、结果与静脉血测定结果相当。但动脉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较少用于测定血常规[4】。本研究显示,动静脉血的血常规八项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如损伤导致静脉抽血受限、静脉不明)可采用动脉采血。总之,不同采血方法对于血常规检验结果具奋较大影响,动静脉血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但以静脉血为首选,且静脉血常规检查较末梢血更能够反映成人全身血液循环状态,更具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罗雪林,何忠发,莫秀林等.分析血常规检验技术与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方向[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6):96-96.[2】高丽娟.血液常规检查的诸多影响因素[」].哈尔

8、滨医药,2011,31(4):27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