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ID:25063710

大小:55.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8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_第1页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_第2页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_第3页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_第4页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_第5页
资源描述:

《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

2、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在实际课堂中,我发现很多教师在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不给学生时间去思考,去讨论。如回答不出,教师或是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忙着启发。试想,在这极短的时间内学生的回答能有一定的深度吗?更何况是对古诗文的体会、感悟,教学反思《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山行》的教学中,正因为

3、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2.教给学生多样的感悟方法。要使学生通过学古诗文,既受到文化熏陶感染,又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这就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研究,去感悟。(1)多层次的诵读。“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和背诵在古诗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古诗节奏鲜明,音律和谐,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朗读和背诵的训练指导,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和记忆,达到“熟读成诵”之目的。(2)要求学生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代心理学也认为,疑是思维的火

4、花,是探究的动力。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运用启发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学生对“寒山”“霜叶”的理解,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自己对诗文意思的理解,使自己沉醉于深秋的美丽景色之中,虽已百花凋零,然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2  第2篇“培养语文学习兴趣,让学生热爱学习”总结  〖预览〗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我深切地感受到:应试教育下,语文教师对语文课堂的解读,越来越工具化、格式化,把美的文章肢解的支离破碎,把美的语言生硬的套在

5、格式中,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于是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脑海里缺少了美的意境。这样的结局无疑给我们语文教师一个沉重的警示。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热爱语文,有兴趣地主动学习语文呢?我想这个问题每一位教师都有一本自己的经,都有一套自己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在这里只是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愿与大家一起交流!一、教师要用自己的情感魅力,激发学生热爱语文的欲望师生间具有亲和力,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了情感基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融洽了,这样学生才能从心灵深处接受你、认可你,从而使学生产

6、生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更乐于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同时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挖自身的情绪因素,倾注满腔热情,以饱满的情绪、生动的语言去创设一个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从而产生近朱者赤的同化效应。当每位学生都与教师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进而转化成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二、教师要以独特的教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兴趣……放手让学生感悟诗韵——《山行》教学反思3  第3篇《第56号教室的奇迹》读书心得:做一位让学生不“害怕

7、”的老师  〖预览〗在暑假,我买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系列丛书,一共四本,其中一本封面上写的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一行字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忍不住先翻开了这本书。在书中,处处体现了雷夫对孩子们的信任与关爱。在本书第一部分,雷夫就提到,他要把第56号教室打造成一座孩子们躲避暴风雨的天堂。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就像是一位心灵导师,教导学生许多一生受用的技巧,培养他们学会自律,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品质。他提醒我们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

8、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他重视身教,竭尽所能说到做到,面对孩子的错误,在年轻时,他也曾发怒、沮丧,我现在也处于这种状态,但雷夫不断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进而有所提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