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ID:25072868

大小:61.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7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_第1页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_第2页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_第3页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_第4页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文/雷小波?孙慧娟摘要:目前高职人才的素质遭到企业诟病已然成为常态,其缘由纷繁复杂,原因之一是学校忽视了校园文化在学生职业人格发展中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而基于校企文化融通视角的思考和实践尤其薄弱。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今天,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关键词:职业人格校企文化融通校园文化课题: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培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3C564,主持人:雷小波。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为了保证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形成和创立的特有的文化形态,包括学校独特的校园环境、制度

2、规范和风气氛围等,核心是师生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创设现实情境、增进积极体验从而在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发展中发挥深刻而长远的重要影响。因此,高职校园文化如何凸显职业特征,时时、处处渗透和体现学校职业人格教育的内涵,应该成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内容。然而,作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催生的“速成物”,发展得如火如荼、风生水起的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直接影响并消减了其在学生职业人格生成和培养中固有功能的发挥。在校企文化融通的全新视角下重新审视和思考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并彰显独特内涵的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

3、,提升学校自身核心竞争力应该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为此,笔者选取湖南6所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信息科学职业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和株洲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涉及近20个专业,共350名学生。其中大一学生143人,大二学生127人,大三学生54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问卷采用当面发放并回收的方式,共发放350份,其中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为92.6%。同时,还随机选取了10位教师进行访谈调查。经过相关因素分析,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和信度。通过调查发现,在校企文化融通视角下考察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毋庸置

4、疑,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其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一、校园文化建设现存问题及其原因分析1.忽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实质引领目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最突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忽视深层次的精神和内涵的陶冶、提炼和深化,尤其在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联系和有效融通上。(1)物质文化建设轻视职业内涵塑造①物化环境缺乏职业化特色。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25%的人认为学校最注重在校园公共场合悬挂名人名言;22%的人感觉到学校喜欢用企业家或企业的名字命名实训基地、广场、道路等;各系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办出的企业文化精品占22%。但对职业特色物化环境的建设重视程度不足,业内成功人士资料宣传和行业与专业发展信息分别只占到18%

5、和13%。②实践环境忽视内涵塑造。调查显示,高职院校教学实践环境片面重视形式上的企业仿真而轻视文化品位的提升和内涵的充盈。分别有26%和25%的学生认为学校在实习实训基地的仿真性和严明纪律等方面都很重视,有20%和19%的人认为在角色扮演和氛围营造方面还有待加强,甚至有10%的学生认为学校没有任何作为。(2)制度文化建设缺乏实效性为了加强管理的科学性和操作性,尽管很多学校借鉴企业“6S”管理体系制定规章制度,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对制度的认可和内化程度不理想,管理制度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调查中只有25%的人认可学校在融通企业制度文化积极因素方面做了努力,41%的

6、人认为没有明显举措。从实效性看,大部分人都认可了其实效性,占65%。25%的人认为起初有效果,但是学校没有坚持下去。而有10%的人持否定态度,认为实效性差。(3)精神文明建设的职业感染力不强在校风形成和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行业和职业特点的蕴含和渗透,还是氛围的营造和渲染,学校都不够重视,大多数高职生未能真正明显或者强烈感受到学校主流的职业价值导向的影响和职业氛围的熏陶,其后果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精神文化的职业感染力,从而直接影响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2.忽视结合课程、教学及课外活动落实到位基于校企文化融通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课程设置、教学和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与校园文化建设

7、原本融于一体,然而实践却不尽如人意。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设置未充分体现职业特色笔者的调查显示,受师资和设备等条件制约,高职院校直接设置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展现企业文化魅力的相关课程比较困难。即便部分院校将优秀企业文化以公共选修课程的形式纳入课程体系中,但也很难让全体学生经常性地接触到。认为“接触很多”的学生只有20%,“比较多”和“一般”的分别有16%和54%,“很少”的居然有24%。(2)课堂教学未有效融入职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