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

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

ID:25084959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_第1页
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_第2页
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_第3页
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选择制定应对变化的战略规划方法

2、第1变化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而且,目前整个世界变化的节奏越来越快。这可能是源于宏观环境的急剧变化,如技术环境(网络技术)与法律制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变化;也可能是生存受到竞争者的威胁,如出现了新的竞争者与新的竞争行动,使自己失去了顾客、供应商与分销系统;也可能是源于人类喜欢变化的本性,再加上在全球传播条件下的互相感染。关键问题是如何应对变化?一般认为,可以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来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战略规划是指一家企业制定的,使企业的经营目标与它的经营能力及变化中的营

3、销机会相适应的一系列计划。那么,如何制定好战略规划呢?从国际上看,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是理性的方法。其主要操作方式是:(1)分析环境,(2)认识机会、问题与威胁,(3)根据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制定目标,(4)将企业目标分解到企业的各部门中去,(5)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6)制定评估业绩的标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制定出的规划偏重于静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2)适应于成熟的产业,因为只有成熟的产业才有经验可供参照,才可以做到比较理性化。事实上,这种方法使用得最多,原因在于:(

4、1)它为整个企业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方针,(2)它便于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调,(3)它对评估企业工作业绩提供了一个标准。第二种是过程性方法。其主要操作方式是:(1)按理性方法制定出战略规划,(2)根据实际经营过程发生的新情况不断调整战略经营规划。这种方法的假设前提是:环境在不断变化,包括企业自己的一项决策行动本身又为自己的未来创造了某一方面的条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1)要注意战略规划的实施者可能没有能力说明正在发生的情况,或者也不愿意说明正在发生的情况,前者与实施者的能力有关,后者与实施者的利益有

5、关。(2)由于环境在不断变化,按照这种方法我们就需要不断调整战略规划,这样做有时也会造成混乱,即失去明确的、稳定的指导方针与评价标准。事实上选择过程性方法来制定与调整战略规划的企业越来越多,原因是这种方法既能做到使企业有指导方针与业绩的评价标准,又能使企业根据经营进程对这些指导方针与业绩的评价标准进行适当调整。第三种是行动性方法。这种方法往往为大多数企业家,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家所采用。其暗含的前提是:未来是不确定的,是难以预测的。另外,行动中的情况和知识与书本上描述的情况和知识是不同的,并且更加重要

6、。其主要的操作方式是:在掌握有关信息基础上,及时抓住机会,确立目标、采取行动。这种方法有两方面的显著优点:(1)它告诉我们行动的重要性,要注意速度经济,不要为传统的理论所束缚,应采用权变的处事态度。(2)它适合于新事业、新产业、新企业、新产品的开拓发展。如邓小平同志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强调要敢于闯,要摸着石头过河;又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1975年,当他预见到未来每一家庭的写字桌上都会有一台个人电脑时,当他发现IBM公司已经将个人电脑的硬件生产出来了,关键是要开发个人电脑的软件时,他毅然从

7、哈佛大学退学,用900美元创办微软公司。现在其个人资产已高达921亿美元。再如上海汽车集团前总裁、桑塔那小轿车生产线引进者陆吉安说,实际上企业家都是用行动性方法来制定战略规划的,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因此,要在干中不断分析环境,发现机会与问题,确立与调整目标,并制定与调整好实现目标的策略,这才是真实的企业战略规划制定与实施的方法。那么,企业究竟应该选择哪一种战略规划的制定方法呢?综上所述,对大多数进入成熟产业的企业来说,要将上述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首先,尽量用理性方法来制定战略规划,这样可以为

8、未来的工作与发展制定基本的框架与指导方针。其次,运用过程性方法依据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的新情况对战略规划不断进行调整,以能及时根据企业的资源、能力与目标利用好新机会和解决好新问题。第三,注意行动性方法的重要性,因为企业总会遇到一些没有前人经验、原理可参照的新问题,要善于使用行动性方法(实验方法或试错方法)来开拓前进。对少数进入新产业的企业来说,要善于运用行动性方法来制定战略规划,善于抓住机会,在干中学,不断迎接挑战与变化,像美国新经济的代表人物比尔·盖茨、戴尔等人所做的那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