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

ID:25086952

大小:61.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8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1页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2页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3页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4页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国内外关于“校本”研究的文献综述李兆文①LIZhao-arySchool,Nanjing210000,China;②InstituteofEducation,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00,China)摘要:近年兴起的“校本”研究源于“教育本质”、“人的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素质教育”、“和谐教育”等教育理念。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校本理论的研究聚焦于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等三个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丰富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了大量个案对校本教育的开展进行了理

2、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更为深入的探讨。Abstract:Inrecentyears,theriseofthe"school-based"researchisfromthe"essenceofeducation","roundhumandevelopment","innovativetraining","qualityeducation","harmoniouseducation"andothereducationalphilosophy.bingtheliteraturefoundthatscholarsresearchonsc

3、hool-basedtheoryfocusedonthreeaspectsof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ofschool-basedcurriculum,school-basedtrainingandschool-basedresearch,etc.andhasformedrelativelyrichresults,binedberofcasesofschool-basededucationithascarriedoutamorein-depthdiscussionofbiningtheoryand

4、practice...关键词:校本;素质教育;文献综述Keywords:school-based;qualityeducation;literaturereview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1006-4311(2014)34-0293-03基金支持:201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立项课题《以班为本优化学校课程的案例研究》(B-b/2013/02/238;2014年南京市50项精品课题。简介:李兆文(1970-),男,江苏南京人,高级教师,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南京

5、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为教育与发展心理学;邵然(199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0引言近年来,我国开始了教育改革的进程,校本研究兴起,尤其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基础教育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于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出台三级课程政策后,有关校本方面的研究一度成为研究的热点。校本教育涉及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校本教研等多方面,有关校本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1理论基础1.1“教育本质”理念国外学者关于教育本质

6、的问题一直有所讨论,如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地改造。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关于教育本质的研究也产生了诸多研究成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尊重人的价值、生命和人的生活的价值取向,强调冲破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的束缚。而校本研究正是顺着尊重教育本质的大方向开展起来的。1.2“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要将我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以期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从“中国制造

7、”向“中国创造”转型,关键要靠一大批创新型人才。目前有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讨论多集中在高校中,力图通过对高校课程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点很少放在基础教育上。但基础教育是基石,创新思维的培养需从娃娃抓起,而国外正是主要通过校本课程,实现其启发式教育为主,以思维能力培养训练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术研究能力及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教育改革目标。同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得教师不再单纯只是课标的执行者而是参与者,更有利于教师创新性的发挥、素质教育的落实。2校本课程2.1校本课程研

8、究现状通过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发现2005年以前有关校本课程的研究还多是校本课程相关理论的一些阐述,06年开始校本课程开发类的硕士论文多了起来,对校本课程的讨论也变得更加具体和系统,并且实践方面研究不够的问题也引起了研究者们的注意,许多文章采取的都是理论加个案研究的模式。但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研究国内主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