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

ID:25098037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_第1页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_第2页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_第3页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_第4页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报考公务员热折射出的经济问题论文..毕业摘要:如今公务员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职业,高居职业排行榜首位,公务员报考热反映出社会体制诸多方面的不健全,正是这种不健全、不完善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使人力资源配置走入歧途,无疑将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几年来报考公务员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对于报考公务员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并且公务员考试热现象还将会持续。实际上..毕业,全社会的各行各业都需要优秀人才,如果优秀人才过于集中在政府部门,说明国家机关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过大,不利于人

2、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机构等第一线单位,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应理性分析“公务员热”的原因,找出科学应对的策略。一、报考公务员热的原因“公务员热”并不是一直就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政府公务人员下海经商是一大潮流,联想的柳传志,万科的王石,SOHO的潘石屹等很多企业家,都是放弃了“铁饭碗”,端起了“泥饭碗”。而现在,政府公务人员下海的情况越来越少见;相反,报考公务员却越来越热,人们又愿意重新端起了“铁饭碗”。“公务员热”实际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的集中体现。

3、下面我们从社会各行业的现况逐一进行分析:1.国有企业吸收就业能力下降。国有企业的经济总量虽然占经济的比重较大,中国的500强企业几乎都被国有企业所占据。2010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77390亿元,国有企业交纳税费25316.8亿元,相对于全国税收收入来说,国企贡献颇大。但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过“寒冬”的考验,通过企业的重组、改制等方式进行了重新的洗牌,使大量国企下岗职工当时被动地流入社会各方面,而这些负面作用至今仍然尚未消除。2.民营企业的竞争压力过大。民营企业虽然曾一度成为就业的主要市场,但目前民营企业的发展并不

4、乐观。对于民企的讨论现在已变成了一个沉重话题,复旦大学教授韦森认为:“最值得担心的事情不是中国经济的增长不能维持当前的规模,而是民营企业投资的衰竭,而中国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曾经廉价的劳动力是民营企业得到获胜的一个重要筹码,廉价的成本优势使民营企业一度迅速的崛起,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及大批的人才。但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民营企业的所承担的税费与社会负担不断加重,大部分民营企业要应付30多个部门,上缴50种税费,其中大部分是各种项目收费。3.创业的环境不断恶化。创业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不仅是创业本身存在风险,

5、更难堪的是我国的创业环境大不如前。改革开放前20年,我国刚刚启动市场取向的改革,在放松行政管制后,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适当发展,投资者面对着无所不在的市场短缺,到处都是投资赚钱的机会,逐渐激发起人们自主投资创业的欲望,先期进入市场淘金者的成功案例也激发了越来越多的人创业。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大部分行业都已经进入了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除垄断性行业外,竞争越来越激烈,投资收益率明显呈现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我国一直处于过剩经济时期,如果没有适宜或领先的技术、有效的管理方法、足够的资金规模、良好的人脉关系,投

6、资创业几乎没有胜算。二、解决“公务员热”的几点对策公务员报考热必然导致大量优秀人员齐集政府部门。一些实用型人才、技术型人才本应该在各自的技术领域发挥专长创造财富,然而这些人才却转到政府任职行政人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公务员报考逐年升温并不是一个正常现象,只有对职业待遇、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后,才能为其退烧。因此只有经济不断持续发展,各行各业齐头并进,社会流动的渠道不断拓宽,这才是为“公务员热”全面降温的根本。1.加强社会保障建设。建立与完善各类以国家财政为后盾、以国有企业红利为补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

7、障机制。多年来,我国在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方面的制度性安排是将利润留存在企业,以继续支持国有企业发展壮大(所谓蛋糕做大的问题)。今天,大多数央企已经成为行业龙头与“超级强人”,如烟草、石油石化、电信、电力、钢铁、交通运输等,这些行业中的众多企业,每年创造出巨额的利润与现金流,已经完全有能力向股东进行更多回报(蛋糕做大后的分配问题)。就收益而言,2010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19870.6亿元,而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其资产规模经历近二十年的发展之后,目前也不过只有8000亿元的规模。中央党

8、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认为,近几年国企盈利这么高,且占据信贷等资源,尽管从2011年起,央企国有资本收益上交比例提高了5%,但是依然很低,利润上交的比例达到80%都不为过。作为资产规模最大、资产质量最好、盈利能力最强、产权最为清晰的国有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应该真正做到红利“全民所有”。当前可以做到的,是在国有企业上缴资金的使用方面,可用于充实社保基金,应该明确红利所得资金“专款专用”于提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