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

ID:25116902

大小:4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_第1页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_第2页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_第3页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_第4页
资源描述:

《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茶藨生柱锈重寄生木霉粗毒素的基本性质 摘要:采用液体发酵和生物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茶藨生柱锈(Cronartiumribicola)重寄生木霉SS003菌株(Trichodermaatroviride)所产粗毒素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SS003所产粗毒素为一类非蛋白质、极性较大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能被甲醇较好地提取出来,可被活性碳有效地吸附并为甲醇所洗脱。该结果为SS003菌株的活性成分研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木霉;粗毒素;基本性质;茶藨生柱锈  中图分类号:S432.4 2结果与分析    2.1

2、毒素原液及其蛋白与非蛋白部分的活性  毒素原液中蛋白及非蛋白部分的生测结果见表1。表1显示,SS003的毒素原液中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部分对锈孢子没有伤害作用,而非蛋白部分基本保留了毒素原液的生物活性。  2.2毒素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中的分配  SS003的毒素粗提物经甲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苯、正丁醇等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萃取后进行生物测定,结果显示,SS003所产毒素成分不溶于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苯、正丁醇等有机溶剂,仅部分溶于甲醇氯仿的混合溶剂中,而甲醇则能够将毒素成分从水溶液中充分提取出来(表2)。因此,SS003所产的毒素是

3、一类极性较大的物质。  2.3毒素原液中不同提取组分的生物活性  毒素原液经甲醇提取后,毒素粗提液(甲醇提取液)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而蒸出液和甲醇提取残留物水溶液对锈孢子基本无毒性(表3),该结果与用乙醇沉淀后非蛋白部分表现出的生物活性结果一致,表明用甲醇进行提取,毒素原液中绝大多数毒素物质可以被提取出来。  2.4温度对粗毒素活性的影响  热稳定性是毒素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SS003的毒素粗提液在不同温度处理下毒素生物活性均无明显变化,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表4)。  2.5pH值对粗毒素活性的影响  SS003所产毒素类物质在pH3.00~

4、9.00范围内具有一定的酸碱稳定性。不同pH值处理的毒素粗提液对锈孢子均有伤害作用,且伤害程度无明显差异。而作为相应pH值的对照在试验的范围内对生测锈孢子均无伤害作用(表5),表明SS003对锈孢子的伤害作用是由所产毒素物质造成而不是由培养液的酸碱度引起的。  2.6活性碳对毒素粗提液中活性成分的吸附  采用活性碳处理SS003毒素粗提液,结果表明,毒素粗提液中的活性成分可被活性碳有效吸附,吸附后的活性成分不能被蒸馏水洗脱,但能为甲醇所洗脱。    3讨论    (1)毒素原液经无水乙醇处理去掉蛋白、多糖及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后,非蛋白部分基本

5、保留了毒素原液的活性,说明该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类非蛋白质物质。从真菌复杂的代谢物中将毒素提取出来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用甲醇提取,经生测试验结果表明,甲醇能够将SS003菌株所产毒素充分提取,而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大分子物质都不易溶于甲醇,易与毒素分开。且活性碳吸附试验证明被吸附的毒素物质不能被蒸馏水洗脱但可为甲醇高效洗脱,进一步证实该菌产生的毒素是一类极性较大的物质。  (2)真菌毒素的稳定性是评价其利用价值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温度、pH对粗毒素活性的影响来看,重寄生木霉SS003菌株产生的毒素是很稳定的。由于在自然条件下,重寄生菌的作用效果

6、要受到环境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防治效果不稳定。因此利用重寄生菌所产毒素进行生物防治应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