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

ID:25148449

大小:5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1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2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3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4页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摘要】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或染蛊、疫病、火毒等。其病初多为疫毒、湿热、痰浊、瘀血之邪内盛,瘀阻脉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脏腑虚损、阳虚阴竭,甚或阴阳离绝、阴微阳脱。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基础方加减、单方验方与中成药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关键词】肝性脑病;中医药疗法;扰乱神明;阴微阳脱;综述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不全或门体静脉分流,使内源性或外源性代谢产物未能经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代谢清除,以致在体内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以精神、神经症候为主的肝脑综

2、合征。其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性格、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微细改变,重者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瘟黄、臌胀、昏聩、神昏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本病的中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病因病机  中医药治疗肝性脑病概况【摘要】中医学认为,肝性脑病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或染蛊、疫病、火毒等。其病初多为疫毒、湿热、痰浊、瘀血之邪内盛,瘀阻脉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脏腑虚损、阳虚阴竭,甚或阴阳离绝、阴微阳脱。运用中医辨证论治,采用专方专用、

3、基础方加减、单方验方与中成药应用等治法,对肝性脑病疗效显著。【关键词】肝性脑病;中医药疗法;扰乱神明;阴微阳脱;综述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不全或门体静脉分流,使内源性或外源性代谢产物未能经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代谢清除,以致在体内蓄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以精神、神经症候为主的肝脑综合征。其临床表现轻者仅有性格、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微细改变,重者出现明显意识障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祖国医学的黄疸、瘟黄、臌胀、昏聩、神昏等范畴。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本病的中医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就近年来有关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综述如下。  1病

4、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所伤,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综合资料,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其病因与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嗜酒无度,或染蛊、疫病、火毒有关。其病初多为疫毒、湿热、痰浊、瘀血之邪内盛,瘀阻脉络,蒙蔽清窍,扰乱神明,疾病后期往往出现脏腑虚损、阳虚阴竭,甚或阴阳离绝、阴微阳脱,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1]。湛宁生[2]按卫气营血辨证论治,分析其病因为湿热毒盛,弥漫三焦,侵犯脾胃,损伤肝胆所致。巴坤杰[3]认为本病因疫病之邪感染侵袭而发。钱普明[4]认为本病乃火热毒邪内陷,与痰浊、瘀血相胶结,扰乱神明而发;同时内陷之毒邪往往作用于脏腑,引起多个脏

5、腑的功能失调。许波良[5]认为本病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肠道传导失司,腑浊上攻,神明被扰而致。刘燕玲等[6]认为本病病机为热火痰浊蒙闭清窍或气血阴阳衰竭,神无所依。吕文哲等[7]认为本病主要病机是肝病后期,痰瘀热毒等阻塞清窍导致阴阳逆乱,神明蒙蔽所致。卓蕴慧等[8]认为本病病因多为湿热腑浊和痰瘀互结,扰乱神明。张永霞[9]认为其病机为邪毒内蕴脏腑,郁久化热,肝风内动,扰乱神明。  2中医治疗  2.1辨证分型治疗赵天敏等[10]认为本病系湿热结痰,痰热蕴毒,毒火攻心,而致内闭,临床强调痰闭,分为痰热偏盛和痰湿偏盛两类论治,前者予以清热解毒,开窍醒神为主;后者以

6、芳化除痰,开窃醒神为主。王灵台等[11]把肝性脑病分为湿浊蒙闭、毒火攻心,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四型。孟宪益[12]将本病分为三型:湿热疫毒化火、上扰心神型,予以清瘟败毒饮合大承气汤;热毒交结、瘀血蓄血型,予以抵当汤合紫雪丹;胃肠热毒腐浊、上冲阳明型,予以大承气汤治疗。陈书建[13]将其按热毒内盛,用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化裁;热毒内陷,用安宫牛黄丸合栀子柏皮汤化裁或清瘟败毒饮化裁;气阴两虚,方用犀角地黄汤合生脉散化裁。崔丽萍等[14]将其辨证分型为七种,气滞湿阻证,予以甘露消毒丹加减;热毒炽盛证,予以犀角散加味;阳明腑实证,予以三承气汤加减;热入营血证,予以清营汤

7、加减;气阴两虚证,予以增液汤或竹叶黄芪汤加减;肝肾阴虚证,予以六味地黄丸加减;阴竭阳脱证,予以参附汤合生麦散加减。李欣越等[15]分三型论治:湿浊蒙窍型,灌服局方至宝丹;痰热内闭型,用清开灵注射液;气阴两竭型,用生脉注射液。史文丽[16]把本病分为两型:阴液耗损、风阳上逆型,用犀角地黄汤;热毒炽盛、痰火上扰型,用温胆汤加味。王方州[17]将本病分为热毒内陷心包型,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痰湿蒙闭清窍型,用涤痰汤加大黄和苏合香丸;气阴两竭型,用生脉散合犀角地黄汤。张安娜[18]分本病为五型:痰气郁结、湿浊蒙窍型,方选茵陈四苓汤合菖蒲郁金汤化裁;热毒炽盛、毒火攻心型,用

8、清瘟败毒饮加减;营血郁热、心神昏乱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