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

ID:25173538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8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_第1页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_第2页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_第3页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_第4页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生为本: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论文“以生为本”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它是推进课改的起点,好比是开关与电灯,只要打开总开关,就能点亮一大片。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生为本”是新一轮课改的核心理念,它是推进课改的起点,好比是开关与电灯,只要打开总开关,就能点亮一大片。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课堂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对学生生命价值的尊重。长期以来,课堂上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交流合作少;记忆结论多,探索过程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完成任务多,体验过程少。这样的课堂学生难以

2、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更谈不上品味生命的价值。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就应该把《数学课程标准》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存在,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淡化自我,以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课,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以学定教,以需选教,从自己的言行举止做起,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抚摸……都要表现出善意的唤醒与鼓励,传递出真情的关爱与温情,带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启迪、激励和力量,使课堂更具生命力。一、以学生的眼光看待教材如今的课改为我们一线教师创造了参与教材改革的时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现实的学习内容决非等同于现实的教材内容,

3、而应是基于学生生活现实而创造性处理现行教材的产物。假如教学陷入教材设置的固有篱笆而不能自拔,那么教学以生为本必将成为一句空话。我们应在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眼光认识、改造、重组教材,以便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从而使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数学标准实验教材有很多的事例只适合城市学生,农村教师在教学中也许体会到敢这一点。如一年级(下册)教材,学完单数、双数后第20页有一个练习: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10号、13号电影票不知从单号门进还是从双号门进,让学生为他们选择。这题的编排只适合城市学生,农村的学生根本没有拿着票进电影院的

4、生活体验,而且农村的电影院根本不分单号门、双号门,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障碍。于是,我抛开教材,创造了这样一个生活情境:出示两棵苹果树,让学生说说希望一棵树能结多少个果子,并把希望的这个数写在苹果卡片上,然后判断一下自己写的数,是双数的把它贴在左边苹果树上,是单数的把它贴在右边苹果树上。结果学生写出了很多两位数,还有三位数、四位数,并正确地判断出了是双数还是单数,不仅达到了教材的编写目的,超出了本课教学目标,而且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表现欲。这样与学生换位思考,想学生所想,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改编教材,学习难点不攻自破。二、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要让学生

5、主动地学,课堂上必须让他们来“主唱”。我们把儿童看作是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激发调动这一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一资源?先学后教,让学生走在教师的前面,就是调动资源简单易行的办法。1、让学生“先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活动要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让学生“先学”,是预先向学生公布教学内容,课前让学生走向生活,进行调查实践,收集信息,课堂上交流、讨论;教师利用这些学生在先学中获得的资源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最近发展区,找到学生学习知识的障碍,随机调整教学方案。先学后教带来的一个效益就是“以学定教”。“教”不仅是由知识本身

6、的性质决定的,同时也是由学生的学习决定的。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做出教的内容方法的选择。如一年级(上册)“认钟表”教学时,虽然是一年级学生,但他们对钟表并不陌生。我先让学生回家跟妈妈学认钟表,课堂上再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多数学生对时针、分针分不清以及对12个数字的位置掌握不了。于是,我及时调整教学重难点,改变了教材死板的说法,这样来介绍:针面上有兄弟两个人,哥哥最勤快,天天跑得快,长得又高又瘦,这根针我们把它叫做“分针”;弟弟最懒,天天跑得慢,长得又矮又胖,这根针我们把它叫做“时针

7、”。这样学生在笑声中形象地记住了时针、分针。介绍12个数字的位置时,我也是让学生用生活中的事例来理解、记忆。如介绍12,师:“中午12时太阳在哪儿?(生说在头顶。)所以12在最上面。下午6时太阳怎么样?(生:快落山了。)所以6在最下面。”学生记住这些后,设计这样的问题:小朋友,在一天当中你最喜欢几时,说说理由。你能拨出这个时刻吗?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设定出许多时刻,并准确地读出了几时。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找出了新知的生长点,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2、让“先知者”先行由几十个不同水平的学生组成的班级,每次学习必然存在着时时变化的“先知者”。教师要善

8、于挖掘这些“先知”资源,以他们为领头雁去叩响其他学生的智慧大门;甚至教师让出“讲台”、“板书”,让这些小老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