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

ID:25185632

大小:80.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_第1页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_第2页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_第3页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_第4页
资源描述:

《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word文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分子肝素钙改良皮下注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及观察对比,改良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方法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病人依从性。方法:将150例皮K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2.5ml注射器抽药,排气到针头乳头部位,更换为lml注射器针头,腹壁皮下注射,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每次注射均采用垂直注射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注射方法;观察2组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注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改良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方法,减少了皮不出血,疼痛等不良反

2、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满意度。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改良低分子肝素钙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预防和逍迄血栓栓塞性疾病,因其在发挥抗栓作用吋出血的可能性较小,生物利用度高,因此类似作用的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但在用药过程中,常常出现注射部位血肿、硬结、疼痛、甚至大片淤青等情况。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150例住院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分组进行对比观察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14年0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肾脏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150例,男78例,女72例;年龄16〜46岁。狼疮性肾炎24例,IgA肾病56例,肾病综合

3、征70例,疗程为10〜15天,共计3258针次。常规皮下注射方法1610针次,改良皮下注射方法1648针次。低分子量肝素钙(尤尼舒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玻璃安瓿每支1ml:5000IU。1.2注射方法:(1)对照组注射前先做健康宣教,后用无菌lml注射器抽吸药液,常规排气,腹壁皮下注射。选择腹壁前外侧或后外侧,避开脐周5cm,根据患者皮下脂肪的厚度,确定进针深浅[1]]左右交替,q12h,避开硬结和瘢痕。按护理学基础无菌操作原则,常规消毒皮肤,左手拇指与示指以向肚脐为中心的放射方向捏起腹壁皮肤皱摺,垂直进针。(2)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改

4、用2.5ml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按照护理操作规程抽吸药液,并排气到针头乳头部位,然后更换lml注射器针头,不再排气,捏起腹壁皮肤垂直进针,直至注药完毕,松开腹壁皮肤[2],常规按压,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1.3评价标准:不良反应:由于角度、部位和方法的不同,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疼痛、皮下出血、皮下血肿等。评定指标:(1)疼痛:参照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分级,分4级。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剧烈疼痛[3]。(2)皮下出血:根据其直径大小及伴随情况分为以下几种,小于2mm称为瘀点,3-5mm称为紫癜,人于5mm称为瘀斑,片状出血并伴有皮

5、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4]1.4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将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2结果2.12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见下表。组别例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皮下出血实验组75920420%对照组7511601542.66%注:P<0.053讨论常规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使用一次性无菌lml注射器时,当药液抽吸完毕时,注射器总长度可达16cm,,当操作者左手捏起皮肤,垂直进针后,右手不能单独完成推注药液的过程,而导致左手松开捏起的皮肤,不能完成药物注射,捏皮肤直至注射完成

6、的要求。故在实验组改用2.5ml的注射器抽吸药液,这样就使抽吸完药液的针简总长度缩短了6ml,操作者可以在左手不放松皮肤的情况下,单手完成药液推注。注射前因排气导致药液从针头处溢出附于针头表面,注射时带入针眼,导致局部瘀斑[5];改良后采用注射器内少量空气法,即用2.5ml注射器和针头吸尽安瓿内药液,注射前更换抽吸药液时的针失可有效避免药液在针梗外壁的残留,针头向下,把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时不再需要排气,药液推完后,少量气泡进入针头腔内起封堵药液外流作用。这样不但使药液得到了充分利用,同时也保证注射前后针尖及针头外壁无药液沾染,避免针头药液损伤

7、表皮毛细血管而致局部淤斑形成参考文献[1]黄和平,[2]陈新谦01卢欣欣,KJ陈文彬,15]付翠翠陈平,孙元美.循证护理在腹部皮下注射中的护理研究.护士进修杂志[J],2004,19(5):410〜412金冇豫新编药物学第17版2011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36于兰贞,魏代艳.疼痛评估现状及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39(3):16567.潘祥林诊断学,第六版2004北京人K卫生出版社91低分子肝索钙皮不注射及护理屮国医学创新[J]2011.8(31);6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