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

ID:2518684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8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_第1页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_第2页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_第3页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_第4页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研究高架轻轨对城市景观的影响论文.freel,沿线26座车站。一期工程于2004年8月正式建成通车,一期线路西起解放大道的宗关车站,东至京汉大道的黄浦路站,全长10.27km,是一条全封闭的高架线路,沿线共设宗关、太平洋、硚口路、崇仁路、利济北路、友谊路、江汉路、大智路、三阳路、黄浦路10座高架车站(图2)。平均站间距约1km。根据车站与道路的相对关系和道路交通状况,设计为7座三层高架站,3座二层高架站,其中宗关站为岛式站台车站,其余均为侧式站台车站。由于线路利用原京广铁路这一交通用地建设而成,并考虑到京汉大道地处汉口中心城区,为减少高架线路运营对两侧密集建

2、筑物的影响,线路主要走行与道路中央的绿化带上空。4武汉市轻轨一号线一期工程存在的景观问题分析4.1自身形象突兀受交通功能导向性的影响,轻轨高架桥体的造型手法具有明显的理性化倾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架桥体有着敦实的桥墩、质感粗糙的横梁,这种由功能决定的形态却忽略了对城市外部空间的影响。桥体几乎均以混凝土材质的本色示人,其灰色的外观无疑加重了桥体的厚重感和体量感,使空间氛围变得沉闷,影响到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4.2空间尺度失调凯文·林奇曾指出:“一个巨大的标志物会使它所在地区的其他建筑物相形见绌,失去尺度。”轻轨高架桥身体量大,距离长,一出现便成为城市中无与

3、伦比的人工构筑物,这一特征令其成为城市空间的主体。周边建筑与之相比在尺度和体量上都有相当大的差距。又由于轻轨线路是在原有道路布局的基础上建设完成的,中心城区的道路拓宽和建筑后退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因而,当高架桥体以巨大的体量出现时,便必然会与周边的城市景观缺乏整体上的尺度协调。高架桥体所经之处多数都紧贴着原有建筑,违反了实体空间的最佳比例,也丧失了原有的尺度感(图3)。4.3造成城市景观破碎轻轨交通高架线路所在空间作为廊道,同时具有屏障和通道的功能,处理不当便会割裂此处的城市空间,造成城市景观的破碎。城市空间破坏的表现之一就是形状的破碎,高架桥身像藩篱一样穿越

4、、切割着城市,使城市空间成了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各种尺寸碎片的集合体,城市景观也随之碎裂。街道轮廓线是体现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之一。而高架桥体的出现破坏了街道轮廓线的完整性,它将高层建筑拦腰斩断,将低层建筑无情淹没,完全丧失了原有街道轮廓线所具有的韵律与节奏感(图4)。4.4使空间失去可识别性高架桥体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使得沿线空间特征趋于雷同。冗长的桥面板和粗壮的桥墩连绵数十里,始终反复强调这一主题,无疑使城市空间失去可识别性。5协调对策高架轻轨交通的规划与设计应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沿线区域的实际情况,以不破坏原有的特色景观和城市风貌为原则,使轻

5、轨高架线成为新的城市景观元素,为城市空间作出贡献。解决轻轨高架线带来的景观问题可从轨道高架桥体自身的协调和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两方面入手。5.1选线轻轨交通的高架线路选择应对城市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情况作充分的调查,使得规划线路与地区景观能充分融合。对于存在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地方,线路规划时应离保护区有一定的距离,避免造成线路对环境的破坏。5.2高架桥体自身的协调5.2.1线形高架桥体的平面线形、纵断面线形要与地形、城市区域特点及土地利用方式相配合。平面线形往往是高层俯瞰的一种优美景观,而纵断面线形与桥下景观的关系最为密切。设计时应使桥下有开放感,并尽量减轻对空

6、间的分割,结合功能的要求,使纵断面高度有韵律的变化。5.2.2梁型高架桥的梁部结构是视觉中引人注目的部分,应通过梁型选择尽量降低梁部的建筑高度,使侧视显得秀气。梁部的结构型式主要有槽型梁、下承式脊梁、T梁、板梁和箱梁等。比较而言箱梁的景观性和整体性较好,且梁高较低,梁型较轻盈,宜采用。5.2.3墩柱高架桥墩柱的选择除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外,还应特别注意美学设计,使上下部结构协调一致,美观轻巧。墩柱的型式通常有T形墩、倒T形墩、Y形墩、单柱墩、双柱墩等基本型式。若与箱梁配合,宜采用单柱形墩和变形单柱墩,景观性较好。5.3高架桥体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轻轨高架桥体

7、与周围环境协调主要体现在形态、尺度、色彩等方面的协调处理。5.3.1形态的协调在桥梁美学中,处理其形态与环境的协调有三种方法:消去法(隐蔽桥梁的存在)、强调法(突出桥梁的存在)和融合法(桥梁与环境按基本相同的格调互相融合)。在视觉上,当桥梁的存在有损于环境或景观时,可采用消去法,尽量将桥梁处理得不引人注目而掩蔽在环境之中;当桥梁具有支配环境、引起标志作用或象征作用时,可采用强调法;处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即环境对桥梁的存在既不否定,也不需要强调时,则采用融合法。高架桥在造型上应以简洁为基本原则,采用融合法和消去法,使之从属于环境。5.3.2尺度的协调空间尺度关

8、系的协调与否主要是通过人的视觉特性来判别的。人们常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