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

ID:25202307

大小:9.51 MB

页数:38页

时间:2018-11-16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_第1页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_第2页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_第3页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_第4页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北京菊儿胡同改造分析四合院改造菊儿胡同地区位于北京市二环路以内东城区西北部,鼓楼正东侧600-1100米处,整个街坊面积8.28公顷菊儿胡同东起交道口南大街,西至南锣鼓巷,南邻后圆恩寺胡同,北与寿比胡同相通。全长438米,宽6米,沥青路面。现胡同北侧大部分已拆建成楼房四合院。菊儿胡同的历史从南锣鼓巷出来,就近就可以到菊儿胡同。菊儿胡同是一处充满历史文化色彩的地方.北京那些老城文化中最能沉淀下来的部分都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在这里,这里的每个胡同都有着历史的故事。比如说,东城菊儿胡同内3号院,5号院,7号院是清直隶总督大学士荣禄府邸。整个荣府占了菊

2、儿胡同的一半,中间有花园,西边立着洋楼,东边则是四合院.3号院是祠堂,5号院是住宅,7号院是花园。荣禄后迁至东厂胡同。3号、5号于1986年定为东城区文物保护单位。7号院菊儿胡同曾作过阿富汗大使馆。41号院原为寺庙。明称局儿胡同。清乾隆时称桔儿胡同。桔,两音。一读“洁”;一读“橘”。桔是橘的俗写。清末又谐音作菊儿胡同。菊儿胡同,1965年改称交道口南大街,“文革”中一度称大跃进路八条。后恢复今名。菊儿小区原7号院5号院41号院菊儿胡同7号院里的这座欧式别墅,是当年荣禄府的主要建筑之一菊儿胡同中“最破的地方”,是原来的41号院。这个门牌号码现

3、在依然保留在原处,是菊儿小区西侧的一个院落的第一进院子。菊儿小区建成之前,那里是一座寺庙衍生出来的大杂院。41号院在明朝时是一个朝廷大员的家庙,叫弘德禅林清末民初,这座寺庙逐渐衰败。日本占领北京期间曾在此驻军。日本投降后,不断有人搬进去居住,李福增家就是1945年住进41号院的第一批。大殿、佛堂、厢房都被改成了住宅。后来,这里总共住进了24户,80多口人。地方只有那么大,人却越来越多,住户们只好在院子里不断加盖着房子,小厨房、小房间、小棚子,逐渐把一座院子挤占得转不开身菊儿小区建成至今已有20年。当年41号院的居民现在已经很难找到。他们有的

4、在1989年改建时就迁出,后来入住菊儿小区的住户,这些年中或是已经将房子出售,或是在别处另购了新房、把菊儿小区内的房子出租,都已经搬离了此处。旧城改造计划发展的原因-----上世纪80年代,这条胡同被列为北京危旧房改造项目---危旧房集中的街区上世纪80年代我国城市步入了~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北京作为有12亿人口的中国的首都,城市发展更加迅猛。发展需求未能通过城市规划得到合理的疏解与安排,大多“聚焦”在城市建成区的中心——旧城区,在客观上形成了要求改造旧城的巨大冲击力。历史原因-----旧城居住区存在着严重的住房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5、人口拥挤、住房困难;住房严重老化;生活设施落后与不足,居民存在要求改善住房条件的迫切心情与强烈愿望。因此,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工程担负起旧城改造和改善住房条件两方面的重担,也是北京市旧城改造的试点之一。特点北京首例新四合院------新四合院建筑面积不过两千多平方设计者------两院院士、著名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家吴良镛。地位与评价高------菊儿胡同新四合院住宅工程通过有机更新和新四合院创新的保持了原有的街区风貌并且提高了居民的居住环境,探索了一种历史城市中住宅建设集资和规划的新途径,赢得国内外的众多荣誉和认可,是一次成功的旧城改造的试验。

6、这组建筑群的设计,得到过“联合国人居奖”等奖项和赞誉。菊儿胡同与北京旧城中阡陌交织的那些胡同并无二致。真正让菊儿胡同闻名于世的是那里隐藏着一片北京旧城中少见的新四合院——菊儿小区。上世纪90年代初,它曾以旧城改造试点的身份引起过全北京,乃至全世界的重视。继承传统的文脉,体现建筑的时代性菊儿胡同在北京城内,大环境是中国古老的都城,历史悠久,文化背景丰富;建筑方面是富有特色的四合院民居。两者的协调嵌在北京城的一道肌理吴良镛先生提出了“有机更新”思想及建造“类四合院”住房体系,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能适应旧城环境及其机理的原则。“所谓‘有机更新

7、’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之和,即能促进北京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有机更新"有机更新"----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发展--------"新四合院"体系有机更新非生硬替换----维护古城整体风格与肌理----城市肌理城市肌理是街道、街块、广场三者之间关系在宏观上的表象肌理图案是由许多支路、小路和填其间的建筑物产生的形态构成的角度 城市肌理是一种抽象

8、的城市形态,这种城市形态有一定的规模和组织规律两个方面(1)反映在建筑密度上,城市肌理可以理解为城市的图底关系(2)反映在空间尺度上,可以理解为各种要素组成的城市空间结构。人文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