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ID:25202766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8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_第1页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_第2页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_第3页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_第4页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企业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物流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以反映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发展趋势,为改进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优化经济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企业财务分析既是已完成的财务活动的总结,又是财务预测的前提,在财务管理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及其指标的局限性  1.分析方法的不足  企业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是财务比率分析法,财务比率是指将财务报表中的某一个数据与其他的数据相比而得出的比值。财务比率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即纵向对比;二是

2、不同企业间的横向对比。无论哪种对比形式,由于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或者由于不同企业在处理相同的会计事项时,可能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因而对不同口径下的财务比率进行对比的结论不一定能准确反映不同企业之间的差异。当财务报表承载的信息不完美时,根据这些财务数据计算出来的财务比率就有着无法避免的缺陷。再者,企业财务分析大多数是事后分析,依据的是财务报表反映的情况,而报表反映的情况均是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会计报表使用者取得会计报表的时间与业务发生的时间间隔长。因此,用过去的数据信息去判断企业目前甚至将来的财务状况,往往会与实际发生差异,

3、从而使企业财务分析作用的发挥受到限制。  2.分析指标本身固有的缺陷  就目前而言,我国评价企业经营业绩的财务分析比率主要由反映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类比率构成。  (1)偿债能力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对各类债权人的清偿能力。反映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它们的资料来源于反映时点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即某一时点的(流动)负债与可用于偿债资产的关系。报告日时点的静态状况,具有较强的粉饰效应。企业可以通过瞬时增加资产或减少负债等方法来粉饰比率,人为操纵其大小,达到自己“理想”的财务报表数据,从而误导信

4、息使用者。而且在流动资产中包含了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较弱的存货、不能变现的预付费用和企业的短期股票因投资套牢而转化为事实上的长期投资等,这势必造成账面流动资产可以及时足额偿付到期债务的假象,从而减弱企业的偿债能力。  另外,有一些会增强或减弱偿债能力的资料数据并不能从财务报表上获取,如可动用的银行货款指标、企业信用额度等因素,它们会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的或有负债、由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等,它们会增加企业的偿债负担。因此,仅仅依据财务报表数据进行的企业财务分析其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  (2)营运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是反映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慢的指

5、标。各种资产周转率计算公式中的分母为该项资产期初与期末的平均数,并非真正的期间平均值。企业只需调节该资产期初、期末两个报表值,就可以改变该项比率的计算结果。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它不能准确地反映年度内收回账款的进程及均衡情况;当销售具有季节性,尤其是当赊销业务量各年相差悬殊时,该指标不能对跨年度的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连续反映。在实际运用中,销售成本的高低受存货计价方法的影响很大。另外,该指标很容易受企业管理层通过降低存货水平,来达到提高周转率的目的。而且,存货水平高、存货周转率低,未必表明资产使用效率低,因为存货增加可能是企业经营策略的结果,如预测未来存货价

6、格将上涨采取的投机行动等。当企业实施存货控制、实现零库存的管理时,在对其进行考核,该比率将失去意义。  (3)获利能力比率。获利能力比率主要是用(净)利润与投资额相比计算比值,反映企业获利能力的强弱。由于利润的计算过程除了受折旧方法选择、间接费用分配方法、成本计算方法和会计估计等大量人为因素的影响外,还要受筹资方式甚至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该类指标极易被操纵、虚报或瞒报。此外,公司利润并不完全都是来源于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元化,有些企业的偶然性收益超过了经常性收益,如营业外收入超过了主营业务收入。经常性收益和偶然性收益它们所反映的企业经

7、营业绩水平是不一样的,所以,以利润为基础计算的财务比率就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盈利水平及收益质量。  进行企业财务分析时,既要充分认识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又要认清财务分析的局限性;既要分析财务报告内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结果,又要充分地考虑财务报告以外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评价。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企业财务分析才能真正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需要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