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

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

ID:25204542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8

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_第1页
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_第2页
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_第3页
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_第4页
资源描述:

《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脑水肿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关键词】脑水肿  甘露醇既是渗透性组织脱水剂,又是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20%甘露醇高渗溶液静滴,可产生快速强力脱水利尿作用,从而降低颅内压及眼压,在治疗脑水肿、青光眼中已广泛应用。然而在临床应用中,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屡有发生,已引起临床重视。作者就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不同病因所致的脑水肿患者3126例,其中因静滴甘露醇发生ARF54例作临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4例患者分为年龄组,剂量组,并发症组和

2、年份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46~87岁,<50岁2例,50~60岁13例,≥60岁39例。病因:脑溢血39例,脑梗死11例,脑肿瘤1例,颅脑外伤3例。合并高血压38例,高血脂症32例,2型糖尿病17例。入院初查尿常规,血尿素氮,血肌酐正常。同时使用第一代头孢类6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使用20%甘露醇250ml41例,125ml13例,3~6次/d,30min内快速静滴。每日用甘露醇75~300g,≥200g/d38例,连用2~14d。治疗后2~7d出现少尿或无尿。并有恶心、呕吐或恶心、呕吐

3、较前加重。尿常规出现蛋白(+~?)45例;血尿(+~?)39例,管型尿8例,测血尿素氮8.91~38.7mmol/L,血肌酐189~608μmol/L,伴有不同程度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诊断ARF。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ARF发生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结果各组ARF发生率比较见表1。发生ARF后立即停用甘露醇及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换用速尿(部分用甘油果糖)利尿,同时给予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并给予小剂量多巴胺,酚妥拉明扩张血管。有10例经上述处

4、理后仍无尿,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透析2~3周后尿量逐渐增多,肾功能好转。2例放弃治疗。其余42例在12~48h后尿量开始增加,浮肿减轻,随之尿素氮,肌酐下降。2个月内死亡10例,其中8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痊愈39例,演变为慢性肾功能衰竭5例(血肌酐206~386μmol/L)。表1各组ARF发生率(%)比较(略)(责任编辑:)  3讨论甘露醇静滴后除很少一部分在肝脏转变为糖原外,绝大部分滞留于血液中,于用药后20~30min开始明显提高血浆渗透压,1g甘露醇可产生渗透浓度5.5mOsm/L[1],注射1

5、0g甘露醇可带出体内水分200ml[2],并产生明显的利尿脱水作用。临床使用中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本组54例ARF中,≥60岁39例,≥60岁组和<60岁组在ARF发生率上差异有非常显著性,与李政报道相一致[3]。这与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及器官功能的退变,有效肾单位减少,肾脏贮备能力下降有关。(2)剂量:本组54例中,有38例的ARF发生在每日用量200g以上时,≥200g组和<200g组ARF的发生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表明ARF的发生率与甘露醇剂

6、量呈正相关。故甘露醇用量不宜过大,一般75~150g/d,不可因脑水肿严重而随意增加甘露醇的剂量和次数,脑出血患者易出现肾衰竭[4]。在老年患者,脑出血患者及应用甘露醇有一定积累量时,应随病情缓解而调低用量或使用甘油果糖。(3)输入速度:一般要求甘露醇必须在30min内输入。但输入速度过快,短时内血容量剧增,导致一过性血压过高,肾血管收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ARF[5]。(4)合并症:本组54例ARF中合并高血压38例、高血脂32例、2型糖尿病17例。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常合并肾小球动脉硬化,肾小球滤

7、过率下降,肾功能轻度减退。糖尿病可并发糖尿病肾病。本组有并发症的ARF发生率占1.86%,无危险因素占0.6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5)水电解质平衡:使用甘露醇时应使组织保持在轻度脱水状态。过多的利尿而忽视水电解质的适当补充,极易因血容量在短期内锐减而致ARF。一般24h的尿量应控制在2500~3500ml,液体的入量略少于出量。同时补液时应按胶晶比例,以平衡盐液为主,以保证正常的肾小球滤过率。必要时于用药前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以了解肾储备功能。对有高危因素患者,预防性使用肾血管

8、扩张药物,或半量、短期诱导性使用甘露醇,或改用其他利尿剂。本组前5年和后5年ARF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后者明显低于前者(P<0.05),可能与近几年来采取减少甘露醇用量,减慢输入速度,掌握用药指征,密切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等措施有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