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

ID:25207814

大小:190.68 KB

页数:33页

时间:2018-11-18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_第1页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_第2页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_第3页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_第4页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河蟹养殖细节管理和关键控制技术(一)关键控制技术一健康清塘·消除隐患清塘的目的是为消除养殖隐患,是健康养殖的基础工作,对种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清塘把三关,消除养殖隐患第一关,消毒灭菌除杂(杀死病原菌及杂鱼杂虾杂蟹):排干池水,暴露池底,清除过多的淤泥和杂物。在阳光下暴晒,并翻耕表层土壤,达到消毒杀菌,提高土壤间隙空间的氧气和水分的含量,可选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清塘除杂。如果是养殖1~2年的蟹塘,池底无太厚淤泥,用漂白粉(含有效氯大于30%)每亩10公斤干法清塘或每亩20~25公斤

2、带水清塘(平均水深1米)。如果是3年以上的老塘,池底淤泥比较厚,用生石灰(化灰溶水)每亩75~100公斤干法清塘或每亩150~200公斤带水清塘。如果是清除野杂、泥鳅、鱼卵等,用茶籽饼每亩15~35公斤(平均水深1米)与水浸泡24小时后加每亩50斤生石灰化水后混合泼洒,茶籽饼的用量可视塘内野杂鱼的种类而增减。  第二关,降解残毒:消毒清塘7天后,将池水排干(有条件的对塘底进行冲洗),然后用3021(按底面算每瓶用3~4亩)直接泼洒塘底,降解消毒药品的残毒以及重金属、亚硝酸盐、硫化氢、氨氮、甲烷和其它有害物

3、质的毒性。因受工业污染等影响,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很多地方都反映试苗不成功,或苗期成活率低。在此,建议养殖户放苗时先检测pH值、盐度、水温、肥水情况,如水质条件正常却试苗不成功的情况下,应将护苗露或解毒超爽配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进行解毒和抗应激,利于提高种苗成活率。第三关,生物净化:解毒3~5小时后,按6~8亩·米用1包黑金神+2包粉剂活菌王+1包藻健康(三者须经浸泡1夜)后全池泼洒,分解消毒杀死的各种生物尸体,避免二次污染,消除病原隐患。    如果不用有益微生物对消毒杀死的生物尸体进行彻底的分解,

4、清塘就不彻底,具抗体的病原微生物待消毒药效过期后就会复活,并利用残留的生物尸体作培养基大量繁殖。前期,恰好是河蟹蜕壳最频繁的时期,蜕壳时的河蟹活力弱,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差,病原微生物极易侵入蟹体,容易引发病害。所以培植有益微生物种群,不仅能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消除健康养殖隐患,还可将塘底有机物和生物尸体通过生物降解转化成藻类、水草所需的营养盐类,为肥水培藻、强壮水草奠定良好的基础。  清塘10天后进水,进水用60目网袋过滤,网袋要稍长些,进水时需有专人看管,防止进水网袋里脏东西和杂物太多,撑破网袋

5、,杂鱼杂虾进入塘内,给养殖带来后患。滩面水深保持在20~30厘米,环沟水保持在60~80厘米。进水结束后,用百安威(250ml/亩.米)对水体消毒,隔天用解毒超爽(500ml/亩.米)解毒。现在养殖户都逐步认识到生物清塘步骤的重要性,懂得使用黑金神或新生态、粉剂活菌王来培植有益微生物优势种群作清塘最后一关的池塘净化,为成功养殖打下了基础。  清塘三关(消毒、解毒、生物净化)关关重要,类似于建房打基础,地基打得扎实,高楼才能安全稳固,否则,就有可能酿成“豆腐渣”工程的悲剧,养蟹也一样,基础细节做得不扎实,就

6、会增加养殖风险,甚至酿成排塘的后果。  关键控制技术二  选草健草(一)栽培水草的意义:俗话说“要想养好蟹,应先种好草”,“蟹大小,多与少,看水草”。由此可见,水草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河蟹的规格和产量,因为水草不仅是河蟹不可或缺的植物性饵料,并为河蟹栖息、蜕壳、躲避敌害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而且水草在调节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改善水体溶氧作用重大,但由于存在选择水草品种不合理,管理不善等问题,不仅未能很好的利用水草优势,反而因为水草存塘量过少、水草腐烂等导致池塘底质、水质恶化、河蟹缺氧、上草甚至死亡。  水草的

7、主要作用:   ◇为河蟹提供天然饵料:水草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及纤维素等河蟹必须的营养物质,是河蟹喜食的天然饵料;水草茎叶中富含各种维生素,可弥补谷物和配合饲料多种维生素的不足;河蟹常食用水草,促进消化,健胃养肠;与其他饵料相比,水草鲜、嫩、脆,便于取食,适口性强。水草利于浮游生物和昆虫、小鱼虾的繁衍,为河蟹提供更为丰富的天然饵料。  ◇净化水质:河蟹喜欢水草丰富、水质清新的环境;水草有洁净水质、吸收水中氨氮,减轻池水富养化程度,增加透明度,调节pH值的作用。  ◇增加溶氧:水草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

8、溶氧含量,为河蟹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河蟹适宜在微碱性水中生长。酸性水不利于河蟹蜕壳变态。栽植水草,还能吸收氨态氮、二氧化碳及有害物质,利于稳定水质。  ◇调节水温:最适河蟹生长水温为20~28℃。水温低于20℃或高于28℃,河蟹摄食减少,活动变慢。若水温变化加大,河蟹多会潜入泥底或进入洞中穴居,影响生长。在池中栽植水草,夏天能遮阳降温,保证水温适宜,延长生长期,预防性早熟。  ◇隐蔽作用:水草适宜河蟹栖息,可减少河蟹相互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