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

ID:25211258

大小:69.6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7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_第1页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_第2页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_第3页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_第4页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_第5页
资源描述:

《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黔东南州蓝莓产业发展及其展望 1  引言    据世界农粮组织最新蓝莓产量数据显示,美国生产蓝莓占全球50%以上,加拿大占so%左右,法国占3%o左右,居世界前三位(FAO,2012)。蓝莓因其保健功能引起很多人关注,因此投入引种种植的人也越来越多。蓝莓果实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 SOD、花青素、食用纤维素以及丰富的矿质元素(如K、 Fe、Zn、Ca)等营养元素。。它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保健作用,还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因此蓝莓内含物被提取用来研制专性药物、抗癌药物、保健品等,鲜果用来制

2、作果酱、果酒、饮料等可食用产品。    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大约超过3500种分布于全球各地,越橘属植物生长共同需求即为酸性土壤,大部分分布于贫瘠的山地。全世界分布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越橘属植物大约超过400种,分别是高丛、矮丛、兔眼蓝莓和小红莓。全球蓝莓种植从1995年的5万英亩发展到2010年的19万英亩,15年内增长了3.8倍,比其他任何一种农作物发展的速度都快。2011年美国产蓝莓20.1万t,加拿大年产11.23万t,法国年产9379t,波兰年产8595t,墨西哥年产6704t,德国年产6608t,荷兰年产5222t,瑞典年产2600t,新

3、西兰年产2526t,立陶宛年产2513t,俄罗斯联邦年产2500t(FAO,2011),以上为蓝莓主产国,2011年全球总产量约为40万t,2013年蓝莓总产量大约为45万t,2015年预计为67.5万,以上数据显示蓝莓正走向高速发展之路。除了传统种植蓝莓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外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发展蓝莓,如中国、荷兰、德国、奥地利、丹麦、意大利、芬兰、波兰、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法国、西班牙、新西兰、澳大利亚、智利、日本等国5。。2  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蓝莓种植业起步较晚,目前全国蓝莓种植面积约1.33万hm,总产量达

4、8700。我国主要栽培的蓝莓品种有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以及兔眼系列7I,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山东、黑龙江、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区“7。由于蓝莓的附加值较高,引起国内热潮,土壤偏酸的地区均积极考虑引种或已开展大面积种植。随着蓝莓种植业的扩大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五大产区即长白山与大小兴安岭产区、辽东半岛产区与胶东半岛产区、长江中下游产区、华南产区及云贵高原产区。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地区存在大量蓝莓野生资源,大部分具有极抗寒特性,种子资源优势较强,该地区也是我国最早开始栽培蓝莓的地区。20世纪80年代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就开始引种蓝莓,随后与日本韩

5、国等国建立合作协议开始规模化种植,此区生产的鲜果主要销往日本和韩国等地。长江流域因夏季高温全年多雨栽培蓝莓还需选择抗性强、适应性好的品种,目前主要种植高丛蓝莓和兔眼蓝莓。华南地区以广东、广西为代表,主要种植兔眼蓝莓,生产的鲜果主要供应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市场。云南和贵州高原产区是新兴蓝莓产区,由于其丰富的气候资源和大部分土壤条件为酸性,非常适合发展多品种蓝莓,因此该产区蓝莓发展迅速。中国蓝莓产业已经度过生命周期的导入期,目前处于成长期初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在此阶段产业仍然面临诸如关键技术粗糙、竞争无序、消费者需求盲目、各企业间协作关系松散、

6、市场定位模糊等不确定因素,因此需要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扶持和推动,以便缩短周期,早日进入成熟期。3贵州省蓝莓发展情况    贵州全省有着优越的种植蓝莓土壤条件,酸性土壤占总土地面积的55.34%。贵州地区已引种高丛蓝莓、矮丛蓝莓和兔眼蓝莓等4个大类30多个品种,其中筛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有10个品种,并且建立了种繁育苗基地,为蓝莓产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贵阳、遵义、安顺、铜仁等地的种植示范都已开始,国内各地的企业和投资人云集黔东南建立种植基地和深加工产业。目前在省内蓝莓栽培最为广泛的地区为麻江县,2012年数据显示全县发展蓝莓1333.3hm2,投产面积

7、500hm2,产量l000t。以该县为龙头带动丹寨、凯里、雷山、台江、黄平、镇远、三穗和黎平等9个县建立蓝莓种植基地,预计到2015年新建蓝莓种植基地25.5万亩,年产蓝莓鲜果10万t。3.1  黔东南州发展蓝莓的优势    黔东南州年平均温度在14.4~18.4℃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降雨量l000~1600mm,有利于林木生长。该地区海拔最高2178m,最低137m,平均海拔在 l000m以下,南部地区海拔较高,其次是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海拔较低。该地区处在华中、华东、华南、西南等植物区系的接触过渡地带,南亚热带动植物沿河谷北上,北亚热

8、带顺山地南下,温凉性动植物沿云贵高原渗入,不同区系起源的动植物集中在该区,形成了十分复杂的生物群落组合。该地区总人口446.91万人,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