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

ID:25214140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19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_第1页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_第2页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_第3页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_第4页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关键词】儿童耐药结核诊治进展2008年《全球结核耐药性控制》的报告显示,全球耐多药结核(MDRTB)的发病率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我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DRTB):上世纪90年代对多种抗结核药有抗药性结核出现,具体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一线治疗结核药物具有抗药性的结核。广泛耐药结核(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简称XDRTB):XDRTB是在2005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发现的,指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以及对6种二线

2、抗结核药中的3种或以上抗结核药有抗药性的结核。在2006年10月第一届DRTB、XDRTB日益引起全球的重视,因为它增加了全球控制结核病的难度。  2耐药结核耐药发生机制  2.1人为因素是导致MDRTB和XDRTB的主要原因  人为因素中主要来自医生治疗的不合理方案(Doctor’snonpliance)以及患者的不合理用药(Patient’snonpliance)。不合理方案包括抗结核药物的单一用药、剂量不足、疗程不足、敏感有效药物种类不够等。抗结核药物与结核杆菌接触后,敏感菌被淘汰,而少量的未杀灭的结核杆菌

3、,发生诱导变异,逐渐能适应在含药环境中继续生存,生存下来的耐药菌不断生长繁殖,几周到几月后终致菌群中以耐药菌为主,使抗结核药物失效。在有大量结核菌的肺结核中更易发生,而在肺外结核和潜在结核,结核杆菌载量较低,发生诱导变异的几率较少。不合理用药主要是患者的依从性差,不按方案(剂量、种类、疗程)服药、不规则用药等。在2009年/XDRTB的大会上指出,目前只有3%的MDRTB按照DRTB可以在普通非耐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产生,其原因无一例外的是病人漏服药物或不完成整个治疗周期。造成患者依从性差的原因中有时是因为不能耐受药

4、物的毒副作用。  2.2细菌学耐药机制的原因结核菌与其他细菌一样都具有先天固有对化学药物治疗后的突变选择,抗结核药物应用后,结核菌株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会发生点突变,但自然条件下发生的频率很低,对异烟肼和链霉素耐药的野生突变株与敏感株出现的比率为1∶106,对利福平为1∶108,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的比率为1∶1014。肺结核空洞内含菌量可达107~109,其中可有耐任何单一药物的野生突变株,但由自然基因突变产生耐两种或以上药物的天然耐药菌株几率极小,通常不致引起严重后果。因此MDRTB、XDRTB的产生,是由于抗

5、结核治疗期间,敏感的野生株向耐药株的转化(获得性耐药)和不合理的方案使耐药株增加(耐药性增加)。一旦耐药产生,耐药株经几何级数繁殖,可以通过空气传播感染其他人群(耐药传递),造成初次感染结核的患者对抗结核药物耐药(原发耐药),可引起耐药结核的爆发流行。  3耐药结核的诊断WHO曾提出目标,到2005年发现结核病中70%的痰涂片阳性患者,由于HIV感染和肺外结核、播散性结核、儿童结核病痰涂片和培养敏感性十分有限,在HIV感染中涂片阳性率只有24%~61%,只有20%的儿童结核的痰中能查出抗酸杆菌。为了提高儿童结核病的病原诊

6、断,采用清晨空腹洗胃查抗酸杆菌可提高检出率,但阳性率也只有30%~50%,婴儿多为粟粒性肺结核,阳性率可达70%。目前在国际上通用的诊断结核病的方法仍然采用的是结合结核菌素试验、临床症状、痰涂片、培养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对于耐药结核的诊断关键在于准确和快速的诊断结核病,通过分离出的结核菌的药敏试验来确定。传统的培养方法是在固体培养基中分离培养、鉴别、保存菌种及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测定等。虽然这种方法能发现对标准抗结核药物耐药性,但对二线抗结核药的重复性和准确性可疑,而且要花费4~8周时间,不能快速发

7、现耐药结核并有效阻止耐药的发展。延时发现耐药结核,还可能增加耐药菌株的传播,增加潜在的继发感染,即在院内传播或结核的聚集性。BACTECMGIT960系统能快速测定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目前新的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如抗药性菌株抗药位点侦测(HainGenotypeMTBDRplus)已作为可靠的快速试验,它的优点为即可用于培养分离出的结核菌,也可用于涂片阳性的取样标本,而且很便宜。其他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分子灯塔法、结核菌噬菌体生物扩增法、双脱氧指纹图谱(ddF)检测技术以及异源双链形成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具有快

8、速、高敏感性的优点,但价格昂贵。在儿童结核中很难找出耐药结核菌的依据,目前儿童结核耐药主要依据其感染来源的结核病人是否存在耐药,以及耐药的类型来推测儿童结核的耐药。  4耐药结核的临床过程及结局MDRTB和XDRTB的临床症状与普通或对药物敏感结核的症状并无不同,药物敏感的结核经6~9月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治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