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

ID:2522352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_第1页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_第2页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_第3页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_第4页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_第5页
资源描述:

《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目标控制——教学成功的起点.;近年来,许多初中语文教师认真探索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途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讲,语文课仍未彻底改变“少慢差费”的旧貌,课堂教学盲目性大、随意性强、水分过重的积弊和低效率、不实用的痼疾仍困扰着中学语文界。问题在哪里?是语文教改研究的不实用,还是语文教师缺乏改革的意识和能力?其实,语文教改研究的成果不少,广大语文教师的改革意识和能力也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就是旧貌难改: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用科学归纳法分析,付出同等的努力,效果却远不如别的学科;同样是一门学科,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明显低于小学。笔者认为,造成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在

2、于教材,也可以这样讲,语文课堂教学的积弊正好折射出了教材的缺陷。因此,要改革现状,就必须通过对教材特点的再认识,加强目标控制,从而找到语文教学成功的起点。一、教材特点分析现行的语文课本,是行之千年的文选型教材。其主体由一篇篇课文构成,它不确定地、模糊地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储存了十分复杂的、难以界定的教学信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一)多元性。任何一篇课文,一般都包容了语、修、逻、文等语文知识的诸方面,同时涉及许多非语文学科的知识。语文知识和能力两条线往往交织在一起,难以分割。别的学科新章节就是未知,而语文的新单元、新课文则是已知和未知夹杂,扑朔迷离,

3、难辨雌雄。(二)无序性。任何事物都是按一定的序排列存在的。语文教材也有序,但它又在有序中表现出无序和随意性来。例如课文的编排就有较大的随意性,有的课文可以安排在高中,也可在初中;可编在三年级,也可编在一年级,全凭编者的意图。又如课文之间所含的教学信息也呈无序状态,两篇文章安排在一起,内容上相关性不强,写法上相互涵盖重复,没有一个层次严密的序列。(三)信息难以穷尽性。丁·德里达说过:“本文不可能有终极意义,诠释过程一层层不断地展开所指成分……因而诠释过程严格说来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红楼梦》一部部诠释它的“红学”著作量是其本身的上百倍,而且

4、还将不断地诠释下去。语文课本亦如此,它所储存的教学信息难以穷尽。一篇课文,可以讲一课时,也可以讲几课时乃至几十课时。语文信息的复杂性和难以穷尽性,给教师筛选取舍信息带来了困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兼收并蓄,细大不捐,把课文讲得“淋漓尽致”。(四)反复性。语文知识像一张纵横交错的蛛,许多知识点在各个学段和不同层次不断地反复出现。例如汉语知识、修辞知识等,从小学到高中经常重复,只是要求层次上有所不同,教学上不好把握,训练中难以处理。以上特点说明了语文信息的复杂性,这对教师处理好教材、上好语文课来讲,难度很大。虽然现行教材分单元编写,克服了一些弱点,但未从根本

5、上解决语文教材难以驾驭的问题。教学目标不明确,是造成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的重要原因。为此,需要我们作多方面的努力。二、强化目标控制要克服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首先应强化教学目标控制。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改。做任何事都应有个目的,有个计划,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别的学科教材本身的目标体系很完整,可操作性强,目标控制已不成其为问题,而语文则不然。由于语文教材的目标体系不完善,可操作性差,表现在课堂上即是:1.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但许多内容却与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语文需要无关;2.两篇课文或两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常常不在一个序列之中,互不相干;3.

6、有的阅读课,高中生听可以,初中生听也行,年级之间、年段之间教学梯度不清楚;4.如果课文有100个信息量,这位教师主要讲了这50%,那位教师则可能重点讲那50%,似乎语文教学没有定规。说实话,语文做的无用功太多,效率自然提不高。由此看来,科学地界定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设立目标并在教学中实施有效控制势在必行。这是件本来容易做到却又被我们许多教师所忽视的憾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目标控制分解为以下几个步骤:(一)分析教材。分析教材是构建目标的基础。现行教材有一个线条比较粗的目标体系,如每册有要求,每个单元有提示,每课有重点(训练重点、学习重点、自读提示)和课后

7、练习。但这仅仅是个框架,对指导教师教、学生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在这个框内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来编制可操作性的教学目标。(二)设立目标。成功的语文教学必须有科学的目标。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第一步是定向,即设定教学目标。例如,他在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课,开宗明义告诉学生只做四件事:1.了解;2.解决一个通假字;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和“道”;4.理解文章的道理。他在讲《反对自由主义》一课,把目标定为:1.了解毛泽东;2.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法;3.掌握文中重要的语文知识;4.学写一篇《反对铺张浪费》的提纲。魏书生的“

8、定向”一步反映很好,教师明确了该教什么,学生知道了该学什么,任务明确,心中有底。目标的设定,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