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

ID:25231450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1页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2页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3页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4页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论文.freela时,讲到它包括矢量性、对应性和瞬间性。学生感叹无比:“牛顿真了不起,仅仅用了三个字母就包括着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学生受到公式美和内容美的熏陶。2利用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讲授有关物理知识时,我总是讲点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的事例,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学习态度等无疑是一种好的尝试。在讲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爱迪生电灯的发明,从此人类进入了电的时代。阿基米德在浴室中洗澡,发现身体浸入水中,水就会从盆边溢出,突发灵感

2、:阿基米德定律从此诞生了。这一发现,不仅揭开他苦苦思索的“黄冠”之迷,也是流体力学诞生的庆典。“树上苹果掉下总是落向地面”这在大家看来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在牛顿的眼里却孕育着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加利略在教堂中发现悬挂在天花板上油灯的摆动,惊奇的发现油灯摆动振幅越来越小.可每次摆动的时间却几乎相等。这就是摆的重要特性“等时性”的雏形,由此诞生了世界第一个摆钟。开普勒三定律是开普勒经过长达四年,否定19种假设最后发现的。太阳系中的第八颗行星海王星就是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物。通过描述科学家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和科学推测、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最终发现物理规律的精

3、神,激发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励了学生树立科学精神,初步养成了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也为今后进行科学研究和探索打下思想基础。3利用物理学家的平生事迹对学生进行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教育如牛顿是经典力学的奠基人,是物理学史上的一员巨将,但他却说“那是由于我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布鲁诺为了坚持哥自尼“日心说”被当时的天主教活活烧死。居里因为思考问题而惨死在奔跑的马蹄之下。爱因斯坦的大气晚成。卡文迪许由于扭枰实验测得万有引力常数G=6.67x10-~Nm2/kg被誉为“能测出地球质量的人”。阿基米德只需要一根足够长的木棒而成为能“撬起地球”的人。而他研究发

4、明的硝酸甘油被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此阿基米德悔恨终生。我国国家功勋钱学森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冲破美帝国主义长达五年的层层封锁,依然回到祖国的怀抱。这些内容,讲课时紧紧结合教材特点介绍给学生。科学家的那种勤奋、刻苦、灵活、持久、为科学真理不为强暴而献身的精神对学生有很强的感染力。从而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我教的学生中,也有出国的,但他们都表示,到国外只是充电,为了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目的是更好地报效祖国。4利用我国科技发展巨大成就,进行爱国情感熏陶讲授各文章内容时,教师要充分利用配置课本前页的彩图和插图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5、例如:利用图象再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那万众欢呼、激动人心的情景,学生也为之激动,引起了极好的感情共鸣。1970年4月,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的事实。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美、发、日、之后第五个拥有研究和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2003年的金秋时节我国自己设计的宇航飞船首次把杨利伟送上太空,创下了宇航飞船载人的历史。2007年的金秋时节我国自己设计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东方红一号、宇宙飞船、嫦娥一号的发射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加强。这些重大

6、事件,学生耳闻目睹、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5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心五年制大专学生都是被重点高中据之门外的。他们的程度很差,因此,学习精神起伏跌荡,缺乏自信心,我就利用教材的适当内容鼓起他们的勇气,克服自卑心里,树立自信心。例如;讲加速度的概念;即速度变化快慢时,告诉学生说: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就是加速度。再如:讲牛顿运动定律应用时有两种情况:已知物体受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物体受力在实际当中有重要作用。指挥宇宙飞船飞行的科学工作者根据飞船的受力情况可以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我们在这里讲的是一样的,

7、只是计算复杂。因此别小看我们坐在这里学习的可是高新技术的原理,只要大家努力.说不定在坐中间会出现未来科学家。“在把杨利伟送上太空的监控室内负责人就有曾是我市八中高中毕业的孙立军同学,市八中只是戴帽高中,这说明什么?”。同学们开怀大笑,看得出,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脸庞洋溢着自豪的神采。还有让同学们做些小实验,如:用一把直尺.一块秒表或拧开水龙头粗略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这类小实验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较容易成功。对培养同学们的自信心很有帮助。机械波的形成、横波纵波的区别、波速,波长,周期(频率)决定因素及公式的具体应用是教学难点。联系5.12汶川大地震将

8、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刚发生地震的第二天是物理课,我先让学生描述地震来临时的情景,学生迅速从各个方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