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

ID:25252669

大小:40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_第4页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2单元7李清照词两首教师用书新人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7 李清照词两首[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纱厨(  ) 销魂(  ) 东篱(  )憔悴(  )玉枕(  )戚戚(  )堆积(  )【答案】 chú xiāo lí qiáo zhěn qī duī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急道将过【答案】 形容词,快,急速 动词,逼迫 副词,迫切,紧急/动词,说 名词,道理 名词,学说,思想/动词,保养,调养 名词,将领 副词,将要/动词,经过 动词,拜访 名词,错误 动词,超过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乍暖还寒时候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有暗香盈

2、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变暖,变寒 2.形容词作动词 充满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古义:枯萎,凋零。今义: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2.古义:光景,状况。今义:次序;依次,一个挨一个地。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瑞脑销金兽。(省略句,“销”后省略“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瑞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焚烧着。2.帘卷西风。(倒装句,应为“西风卷帘”)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案】 西风吹卷帘幕。[常识·速览]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工诗、文,更擅长词。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的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王仲间有《李清照集校注》。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

5、的作品。这首词写于北宋末年,当时赵明诚离乡在外任知州,李清照独守空闺,形单影只,居室寂静,再不闻评诗论文、查书品茶、鉴赏碑刻的欢声笑语。李清照于极度思念之下而写成此词。2.《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而在南方到处辗转逃亡避难中,她丢失了珍爱的文物、古籍。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此词。Ⅰ.文学常识婉约派婉约派为中国宋词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李煜、柳永、晏殊、欧阳

6、修、秦观、周邦彦等。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Ⅱ.文化常识1.古代节日称谓(1)佳节又重阳重阳:又称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于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上元节正月十五,亦称元宵节、

7、元夕、元夜。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3)社日农家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社日这一天,乡邻们在土地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4)寒食清明前一二日,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天,有时是一百零六天。相传起源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介之推在绵山中隐居,晋文公为逼他下山放火,他抱树而死。晋文公便下令这一天禁火寒食,以后演变为寒食节。每逢寒食节,人们要禁火三日。(5)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