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ID:25252912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_第1页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_第2页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_第3页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_第4页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余虹作者单位:(江西省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西景德镇333000)目的:了解医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抗生素耐药率,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方法:收集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培养鉴定,采用GNS-MIC药敏试验条鉴定2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309株病原菌前3位分别是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西菌、铜绿假单胞,分别为14.6%、13.9%、13.3%,表皮葡萄球菌以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最低4.4%,其次为环丙沙星3

2、3.3%;泰能对大肠埃西菌未发现耐药菌株,左氧氟沙星对大肠埃西菌的耐药率为32.6%;泰能对铜绿假单胞的耐药率9.8%,左氧氟沙星的耐药为14.6%。结论:临床分离病原菌存在多重耐药情况,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以降低耐药率及多药耐药菌的扩散。病原菌;耐药率;分析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发明和应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临床分离病原菌的构成和耐药谱不断发生变化,本院临床分离病原菌的药敏谱和耐药机制监测对显示病原菌耐药动向,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与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信息,提高医疗质量,减少病原菌耐药等方面都具有重

3、要意义。为此,我科室从2006年6月起开展细菌药敏监测,现将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病原菌鉴定的药敏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标本取自我院2006年6月1日~2008年3月31日住院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咽拭子等阳性标本309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留取及接种。  1.2药敏试验:收集临床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西菌、铜绿假单胞,使用温州市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GNS-MIC药敏测定试验条进行测定。  2结果  2.1病原菌分离率:共分离309株病原菌,其中G-菌株200例,占64.7%;G+菌株109

4、例,占35.3%,医学论文《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分析》(..)。以下列出临床分离排名前10位的病原菌及株数,详见表1。表12006年病原菌株分离率(n=309)  2.2309株病原菌送检标本:主要以痰液为主,共205份,占送检标本的66.3%,其中排名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40株,占痰液标本的19.5%;表皮葡萄球菌30株,占14.6%;木糖葡萄球菌18株,占8.8%,肺炎克雷伯氏菌18株,占8.8%。309株病原菌送检标本中尿液标本33份,占送检标本的10.7%,主要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共21株,占尿液标本数的

5、63.6%。309株病原菌血液标本27份,占送检标本的8.74%,其中表皮葡萄球菌8株,占血液标本数的29.6%;大肠埃希菌7株,占25.9%。  2.3病原菌药敏率: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菌对主要抗菌药物敏感率见表2、表3、表4。表245株表皮葡萄球菌对常见药物耐药分析  3分析  以表皮葡萄球菌(SEP)为代表的S(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逐年增多,我院2006年6月~2008年3月31病原菌株以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多,占据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第一位,与文献报道一致[1]。分离的45株表皮葡萄球菌表

6、341株铜绿假单胞对常见药物耐药分析表443株大肠埃希菌对常见药物耐药分析  有15株为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存在严重多重耐药情况。对西力欣、菌必治、先锋V、克拉霉素、苯唑西林耐药在70%以上,对红霉素、青霉素G的耐药率在80%以上,泰能的耐药率35.6%。万古霉素的耐药率最低,说明目前为止万古霉素仍然是治疗S最有效的药物,但是,随着万古霉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已有耐万古霉素S出现的报道[2]。我院的检测中,分离的表皮葡萄球菌有两株对万古霉素耐药,耐药率为4.4%,这种现象应引起临床高度注意。  第三代头

7、孢菌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是随着头孢三代菌素类的广泛应用,导致铜绿假单胞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日趋严重。我院分离的41株铜绿假单胞对菌必治、头孢他唑、头孢噻圬的耐药率在70%以上[2],西力欣的耐药率在90%以上。泰能为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最有效的药物,耐药率为9.8%,其次依次为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4.6%,环丙沙星耐药率22%,泰能因价格较贵,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同属于喹诺酮类药物,可为临床用药的首选。  大肠埃西菌可引起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软组织、消化系统的感染,分离的43病原菌株在我院排在第二位。对

8、氨苄的耐药率达到90.7%,与文献报道的大于83.39%一致[4];哌拉西林的耐药也达到86%;存在多重耐药情况。治疗大肠埃西菌最有效的药物为泰能,暂时未有耐药菌株的出现,其次为左氧氟沙星,耐药率32.6%。  4措施  临床科室应该加强病原菌耐药检测、加强隔离措施以减少交叉感染和多重耐药菌株的扩散。  临床分离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很高的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