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

ID:25265460

大小:60.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19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_第1页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_第2页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_第3页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_第4页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郑随定(甘肃省岷县水土保持局,定西岷县748400)简介:郑随定(1972-),男,甘肃通渭人,I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和管理I作。导读:岷县藏河流域是岷县重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流域内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贫困,进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极为紧迫。实施生态修复,加快治理水土流失,是尽快改善生态环境重要途径。本文提出了生态修复的目标,规划布设各类封禁措施,以实现生态改善。同时提出发展舍饲养殖,推广新能源,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以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岷县藏

2、河位于岷县南部,系洮河一级支流迭藏河的上游,区域内气候高寒阴湿,水资源丰富,属岷县重点水源保护区,流域植被面积大,但退化严重,且群众生活贫困。因此,加强生态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重要。一、基本情况岷县藏河流域距岷县县城约20公里,是黄河流域洮河水系一级支流迭藏河源头区,流域总面积35637平方公里。现辖岷县秦许乡的l7个行政村,共有4725户、21808人,人口密度为61人,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25公顷,人均基本农田006公顷,人均产粮134.8公斤,是典型的林牧区。农业总产值784652万元,人均总产值3598元,人均纯收入23

3、80元。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畜牧业发展缓慢,经济比较落后,群众生活贫困。流域地势总体西南高、东北低,起伏陡峻,河谷狭窄,山多地少,海拔2500—3400米,沟壑密度26公里/平方公里。属于大陆性气流与亚热带气流交替带,气候寒冷阴湿,年均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31.3℃,极端最低气温-26.3℃,年均降水量618.3毫米,7~9月降水量最多占年降水量的50%以上,年均蒸发量11882毫米,≥10℃积温1256一1325℃,日照时数22296小时,无霜期108天。灾害性气候主要有雹灾、雨涝、暴雨,泥石流频繁。藏河流经岷县秦许乡42.1公里,

4、多年平均流量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深250毫米,是岷县北部供水工程的重要水源地。流域内草山、林地广阔,具备生态修复的自然条件。二、土地利用现状和植被情况流域内总土地面积35637平方公里,其中基本农田5469公顷、乔木林地2482公顷、灌木林地9032公顷、草地17613公顷、水域3841公顷,荒地3457公顷、难利用地2623公顷,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5.3%、7%、25.3%、49.43%.1.1%、1.0%、0.07%。从土地利用看,流域内草山、林地广阔,林草覆盖率在80%以上,耕地面积小。流域林草用地比重较大,对于发展畜牧养

5、殖和开发山地资源有一定优势,对于已经退化的天然草地和部分灌木林地需要封禁治理,建立良好的生态系统。三、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岷县藏河流域水土保持区划属于土石山林区,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以水力侵蚀为主,兼有冻融侵蚀。水土流失面积146.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9.33%。按照土壤侵蚀分级标准分为微度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四级,侵蚀面积依次为120.23平方公里、98.75平方公里、117.39平方公里、20.00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依次为33.74%、27.71%、32.94%、5.61%。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l500吨,平方公里

6、·年,年土壤侵蚀总量54.81万吨。多年来,当地政府和群众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截至2014年,累计新修梯田420公顷,造林2319公顷,种草1411公顷,封禁治理1591公顷,完成水土保持治理面积57.41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9.3%,初步改善了生态环境,植被阪复能力有所提高。但依靠人工治理水土流失速较慢,治理效果不太理想,因此,还应按照水利部治水新思路,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加快治理本区水土流失、快速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四、生态修复目标与总体布局㈠生态修复目标近年来当地政府和群众确定了“生态修复绿荒山,特色经济富百姓”的策略,为

7、加快水土保持治理步伐,本文提出以“重点治理,分片封禁,由点到面,全面修复”为指导思想,通过建设能源工程、饲草料基地,推行舍饲养畜等配套措施,解决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为大范围封育保护创造条件。同时多方争取项目,整合资金,加强补植、封禁、管护、辅助设施建设,并配套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水源保护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加快项目区生态修复进度,大面积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强度,促进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建设目标如下:一次性封禁治理面积294.73平方公里,在短期内将流域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6%;通过人工

8、种草,开展大面积围栏封育,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舍饲养殖,发展舍饲养殖800户,舍饲牲畜引种2600头(只),大幅增加农户收入;通过项目示范,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增收农民收入,实现生态修复和农民增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