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

ID:25265593

大小:6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19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_第1页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_第2页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_第3页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_第4页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近代美国农业科技的引进及其影响评述1861~1865年的南北战争,是北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南方的奴隶制之间的斗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的胜利,资本主义在美国各方面充分发展起来。20世纪初,资本主义大农场已在美国占据主要地位,农业已经资本主义化了。伴随着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农业中出现了两次技术革命。第一次美国农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马拉农业机器代替了人畜力的落后工具;近代自然科学开始在农业中运用,诸如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作物和牲畜品种的改良、灌溉农业

2、的出现等;此外,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和地区分工亦已形成。第二次美国农业革命(20世纪20年代~40年代)主要标志是农业实现了基本机械化和杂交玉米等技术改革的发展。  综观美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近代时期是美国农业的第一次大发展时期,对世界农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近代时期的中国农业,却走着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鸦片战争之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侵入中国。他们凭借“坚船利炮”,胁迫满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而使他们在中国攫取了各种政治和经济特权,促使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3、进入20世纪以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掠夺和压榨下,中国的农业经济进一步衰退。  按照农史学界一般的观点,中国近代农业出现于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它比中国近代史的开始时期要晚半个世纪(注:白鹤文等主编:《中国近代农业科技史稿》,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6年版,第16页。)19世纪90年代开始的西方近代农业技术的引进,多数属于生物技术,这是中国近代农业生产过程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而美国因其特殊的资源优势和历史条件,18、19世纪一直以农立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科技,因而近代

4、中国从美国引进的动植物优良品种、先进农机具以及全新的农业科研教育模式,可谓一枝独秀、影响深远。      一、美国优良作物的引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中国从美国引进与改良作物品种的工作起步早、成果多,特别是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引进与改良,更是成绩显著。  从美国所引进和改良的作物品种中,以美棉为最早,也以推广美棉最见成效,对中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大。下面以美棉为例,探讨美国作物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如何丰富了中国的作物品种资源。  美棉,又叫陆地棉、高原棉,原产于美洲。中国

5、近代棉花品种改良的成绩主要归功于美棉的引种。  甲午战争前后,英、日等国相继在我国兴建纱厂,与此同时,中国的近代棉纺织业也开始兴起。纺织工业的发展引起了对原棉的急剧需求。但由于中国原先栽种的亚洲棉(中棉)品质差、纤维短,不能适应机纺的要求,每年不得不进口大批美棉,以补其缺,花费甚大。于是,一些实业家和有识之士开始提倡引种美国陆地棉以解决上述问题,美棉由此开始引入中国。  美棉引进之初,因多数未经驯化和提纯,导致品种严重退化而归于失败。有鉴于此,人们认识到引种之前必须用科学的方法事先经过实验,才能

6、收到预期的效果。1914年,实业家张謇出任北洋政府农商部长,特在正定、上海、武昌、北京等地开办棉作试验场,以试验引种陆地棉为其主要任务。其后棉种改良研究工作逐渐集中于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以及30年代初成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央棉产改进所等机关,先后育成了一些改良品种。  在棉种改良过程中,一些来华外国专家对这一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915年,北洋政府聘请美国专家约翰逊(H.H.Johnson)为顾问指导棉花改良工作。1919年,美国棉作专家柯克(O.F.Cook)受金陵大学之聘来华指导试验,

7、确定“脱字棉”和“爱字棉”为最适宜中国引种的两个美棉品种。金大农科于1920年成立棉作改良部,在美籍教授郭仁风(J.B.Griffing)主持下,也驯化“脱字棉”和“爱字棉”等,并选取单铃,育成“百万华棉”,于20年代中叶开始推广。当时,东南大学农学院为开展棉花育种,过探先、王善铨、孙恩麟等教授,以其留美之所学,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棉花选育程序,以及试验上的各种制度,以后又逐年改进,至1923年渐具规模。  1931年,美国育种专家洛夫(H.H.Love)受聘为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来华

8、主持棉种区域试验。自1933年起,从国内外征集了31个美棉品种,在江苏、浙江、安徽等省12个地方联合试验,最后确认“斯字棉”和“德字棉”更优于“脱字棉”和“爱字棉”,从而确定了这两个美棉品种自40年代后为中国最主要的两个推广品种的地位(注:洛夫是美国康乃尔大学颇具声望的作物育种学教授。1931年受聘为中国实业部顾问兼任中农所总技师,视察江苏、浙江的主要农事试验场,提出了关于我国农作物试验制度和试验方法的改进方案。同年夏天,在金陵大学举办的农作物讨论会上,洛夫主讲生物统计方法,将运用生物统计分析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