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

ID:25266086

大小:2.81 MB

页数:50页

时间:2018-11-19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_第1页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_第2页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_第3页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_第4页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成就需求理论与虚拟社群激励机制关系之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成就需求理論與虛擬社群激勵機制關係之研究顏君霖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研究生張超盛義守大學資訊管理系副教授摘 要本研究以McClelland(1953)所提出人類三種需求為基礎,嘗試了解個人需求與虛擬社群激勵機制的關係,是否在個人需求程度不同之下會有所偏好的激勵機制,而這樣的關係是否受到個人網路社群的經驗背景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本研究發現(1)不同的人口統計變數,包括性別、月收入與電腦能力等,會有不同偏好的激勵機制。(2)對於偏好牽制型的激勵制度,個人的成就需求與親和需求是重要的決定因素。(3)以個人的權力需求而言,其均不影響激勵制度的偏好。(4)網路社群經

2、驗顯著的干擾個人需求對於其激勵制度的偏好,且對於權利需求與親和需求兩者的干擾程度最大。關鍵詞:虛擬社群、激勵機制、個人需求、網路社群經驗。48AbstractThedevelopmentofInternetchangesourliferapidlyin21thcentury.AmongInternetusers.Virtualcommunity(VC)notonlyconnectspeopletightly,butalsosatisfiesneedsforpeople.AndVCbecomesaplatforminbusinesstrade,educat

3、ion,knowledgemanagementandmanagementadministration.Therefore,manyresearchersbegintodiscusshowtomakepeoplestickonVCandhowtopromotepeople’scontributionsinVCmore.BaseonthreeneedsofpeoplewhichbringupbyMcClelland(1961).Thisstudyexamineshowthreeneedsofpeopleaffectvariousmotivationsyste

4、ms(MS)andexaminestheinfluenceofindividualbackgroundvariablesofVConMS.ThisstudytargetedonmembersofVC.323personsresultedsamplingparticipatedbyinternetsurvey.Thisstudyfinds:(1)Differentindividualcharacteristicvariables,includinggender,incomeandcomputerabilities,willimpactpeople’spre

5、ferenceofMS.(2)On“containingtype”,needforachievementandneedforaffiliationimpactaperson’spreferenceto“containingtype”.On“individualvaluetype”,needforachievementisthemostimportanttoimpactpeople’spreferenceto“individualvaluetype”.(3)Onneedforpower,itdoesnotimpactpeople’spreferenceto

6、MS.(4)Internetandcommunityexperienceaffectpersonalneeds,anditmakesmostinfluencetoneedforpowerandneedforaffiliation.(5)Apersonwhohasmoreinternetandcommunityexperienceandneedforpower,hewillprefertoindividualvaluetypeofMS.Keywords:VirtualCommunity,Motivation,IndividualNeeds,Internet

7、andCommunityExperience.48緒論研究背景與動機Balle(1991)指出,資訊社會的特質之一,在於其改變人類文化環境與心智習慣的快速,這是由於網際網路可以更為快速與具有效率的傳播。在網際網路這種新興的平臺之中,藉由電腦的連結、資訊、網路能夠跳脫出以往傳統的商業環境接觸到跨國跨界限數以萬計的人們(Cronin,1998)。除了商業交易的效益之外,還包括在教育學界方面的運用,例如臺灣的促進教師知識分享的思摩特;企業內部為促進知識的分享建立的社群平台;另一方面還可以成為客戶服務與意見反應的最佳平臺,例如微軟的技術社群,不僅促進程式撰寫人員

8、與軟體使用人員彼此間使用問題上的交流解決,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微軟在研發上改善產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