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

ID:2528111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_第1页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_第2页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_第3页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_第4页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临床输血中安全输血应采取的有效措施论文【关键词】临床输血安全输血措施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输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输血目前已发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部分,输血治疗成为临床伤病员救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许多情况下成为必不可少、不可替代的救治病人的措施.但是和其他临床治疗方法一样,输血除能治疗病人外,.freelV和EBV、小病毒B19和新克、雅士病毒)可经输血传播,引起输血后病毒性传染病。其中尤以脂质包膜致病毒如易行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艾滋病毒(HIV)危害最大,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

2、心健康。1.2影响因素如病毒性疾病的“窗口期”、“免疫静默感染”、“新型病毒和亚型变异株的出现”以及“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各类病毒标志物筛查方法学的局限性”等,使目前无法做到"输血零风险“。2输血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的控制对策2.1先行对策控制输血传染病源头的无偿献血;严格筛选血缘,对献血者既往史调查、体格检查和严格的血液检验,可以排除高危人群献血。血液检验主要涉及输血相关疾病的一些项目。根据国际及国内的先进经验,输用无偿献血者捐献的血液,受血者感染肝炎的危险性大大低于输注有偿献血者的血液,所以应大力提供无偿献血。建立稳定可靠地病毒检测手段;提倡科学、合理的用血。2

3、.2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纠正和杜绝“安慰血”“营养血”的现象,科学合理用血,大力推广成分输血,促进血液资源合理充分利用。我们体会到:①临床医生应根据病人病情,有针对性选择血液成分制剂,既提高输血效果,又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一血多用,节约血源。②倡导自体输血是防止输血传播疾病,避免输血反应最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对一些稀有血型的患者,手术需要输血在血源缺乏时,开展自体输血尤为实用。2.3严格输血管理临床输血要严格执行用血登记制度和用血报批手续。血站和输血科(血库)不得发出未标有供血者姓名、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有效期、采血机构名称及许可证号的血

4、液。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输血前的检验和核对制度。血库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掌握新鲜冰冻血浆和血小板溶解方法及正确的用法:(1)新鲜冰冻血浆的正确溶解方法是:在37℃水温箱中融化并不断轻轻摆动血袋直至血浆完全溶化成液体状为止。该制品不能置于室温下自然融化,也不用自来水融化。因室温自然融化或自来水融化速度慢,易有大量纤维蛋白析出,更不能用热水或加热融化,以免血浆蛋白变性和凝血因子失活。(2)新鲜冰冻血小板溶解和输注的正确方法是:在42℃水温箱中融化时不断轻轻摆动5~6次/分,直到血小板完全融化成液体状为止。保存和运送途中要在20℃~24℃振荡,以病人可以耐受的最快速度输

5、入,首次输注必须足量,一般成人一次输注血小板10个单位。3加强血液检测工作是提高输血安全的有力措施既往的经验证明对血液进行病毒检测能大幅度减少经输血传播病毒的危险。为此必须大力提高检测水平加强检测的质量管理,包括通过试剂评估使用质量高的试剂以进一步减少检测漏检,加强质量管理以避免或减少因操作不规范及其他因素引起的不可靠结果。引进和使用自动化仪器以减少或避免为错误。为此,输血界正努力通过技术更新来缩短检测窗口期。目前正在大力研究和推动引用核酸扩增技术通过直接测病毒核酸来进一步缩短检测窗口期。常用的NAT方法包括:PCR法、转录介导放大法(TMA)、分枝DNA信号

6、放大法和核酸信号放大法。目前已能缩短窗口期HIV从22天→11天,HCV从82天→60-20天,但对HBsAg无窗口期的显著缩短。目前尚有些问题要解决,包括进一步提高特异性,减少假阳性结果;实现检测自动化,减少人力投入,缩短检测时间;降低检测成本。可以预见,一旦我国开始引进该项技术用于常规血液检测,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输血安全水平。4成份输血能帮助提高输血安全性成份输血主要原则是只给病人输其病情需要的血液成份,即病人缺什么就补什么。成份输血可以提高输血疗效,充分利用血液资源(一血多用),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以提高输血安全性。因此,大力推进成份输血重要理由之一是减少病

7、人所冒的风险,提高输血安全性。5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由于通过上述措施还不能确保接受输血病人的安全,输血界正在大力开展血液和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的研究和应用。从理论上讲,通过病毒灭活处理杀死血液和血液制品中可能存在的病毒,能确保输血的病毒安全性。所有主要血浆蛋白制品均已能通过适当的病毒灭活处理技术进行病毒灭活,基本保证了其病毒安全性。血浆病毒灭活技术基本成熟并已用于临床。红细胞制品和血小板制品的病毒灭活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相信,病毒灭活的血液制品的广泛应用必将进一步显著提高输血的病毒安全性。综上所述,目前由于各国行政当局重视,输血研究的进展,已采取一系列强有

8、力措施,并大幅度提高输血安全性,总的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