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安全有效输血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

ID:31793376

大小:59.8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18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_第1页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_第2页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_第3页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_第4页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临床安全有效输血王立明(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医院检验科广西柳州545002)【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2-0332-02临床安全有效输血仍然是临床输血学科不断探索和完善的主题。输血传播病毒己很罕见,但细菌污染仍应引起关注;不正确输血比率在下降,但不合理或不必要输血和输血相关循环超负荷(TACO)报告开始上升,2010年SHOT报告,输血相关死亡率为4/1000万单位输注血液。不合理输血乂造成紧缺的资源浪费,血源紧张状态制约着临床治疗的时效,血液安全有效已远

2、远优于许多其它卫牛干预措施。强调临床输血安全有效,应制定相关输血策略。1优化输血策略根据现有的临床研究和指南,结合自身条件,优化木单位输血策略。处理原发病出血和凝血功能紊乱的规范流稈。凝血功能障碍是优化输血策略关注的重点,强调红细胞,忽视凝血因子输注才能有效纠正出血。监测凝血功效、体温、血气防低温酸中毒、补凝血底物。显示优化输血策略能有效在早期纠正凝血功能和降低并发症,提高血制品使用效果。临床输血若能开展相应出血检测利用检测结果来指导临床用血,则可达到事半功倍效果。2血液保护术前血液保护:抗血小板药,术前停用,降低出血;促红细胞生

3、成素(EPO)可提升术前红细胞量,以减少输血,可于术前数日给EPO和铁剂,但肾功能不全长期用可能血栓,所以权衡使用。术中药物保护:密切联系麻醉科,联合使用控制性低血压、血液稀释等技术,近年来研究表明,控制性低血压、血液稀释联合应用可明显减少手术失血,对节约用血有重要意义,该项技术已视为血液保护的新措施。赖氨酸类似物(合成抗纤溶药),预防应用可减少手术失血量和降低输血率;抑肽酶大剂量和小剂量都能减少输血率和输血量,但危险大于效益,不宜常规用。术后管理:ICU监测、插管、吸纯氧、正常的凝血、减少实验室检查、静注铁剂、VB12、叶酸、重

4、组EPO应用等。呼末正压通气,减少术后岀血,但不能预防性应用;此外血液回收、微创手术、CPB灌注技术、局部止血药物应用,都能做到有效的血液保护。3血液资源管理强调多学科血液管理团队的建设,减少围手术期出血、减少输血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保证。要做好血液保护必须加强血液管理。血液资源管理应由内、外科、麻醉科医师、住院医师、护士和血库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用血科室可设立输血负责人,由其具体负责输血决策,解决凝血功能障碍及药物治疗减少输血需求。4输血安全性不规则抗体筛查:做好输血前试验对安全有效输血非常关键,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确保临床安

5、全输血,有效降低输血反应风险,对于反复输血的患者,在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尤为重要。筛查有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可以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提高输血疗效,对临床安全输血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配血主侧不合,有不规则抗体存在,Rh占更大比例(78%),其它为自身抗体和冷抗体。输血前试验有助于甄别不规则抗体、自身抗体、或不规则抗体与自身抗体合并情况,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应尽量避免输血,采用其它治疗手段,去除抗体诱因,以免加重。重度的溶血,减慢输洗涤红细胞。输血可能与肿瘤复发相关:由于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输血广泛降低了对各种抗原攻击的免

6、疫应答,即产生了非特异性免疫抑制。输血抑制宿主全身免疫系统,使T细胞和NK细胞减少,且产生抗体。白细胞成分及分解产物、细胞因子免疫抑制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等可刺激肿瘤生长及促使肿瘤复发。肿瘤病人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与复发与性别、年龄、输血史无明显影响,而与所输血成分、肿瘤类型相关。输血相关肺损伤(TRALI):是输血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报道死亡率占5%-14%,可能与供、受血者血中有白细胞、凝集素或HLA特异性抗体有关。输血相关病毒感染风险:据统计美国病毒性输血传染病发生率1:34000c虽然供血

7、机构相关安全检测措施不断完善,但存在病毒标记物检测技术的局限性,如病毒“窗口期”,试剂敏感性,检测病毒种类局限性,新的病源不断出现和被发现,证实输风险的存在。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输血后紫瘢、输血相关循环负荷过重和输血其它不良反应等都是必须重视的输血安全问题。提倡自身输血确保输血安全:自身输血是采集个体血液或成分并保存,或当其处于出血状态收集其所出血液并作相应处理,需要时冋输其本人的一•种输血治疗方法。主要优势有:可避免输注异体血液引起各类并发症,保存了大量凝血因子,降低血液粘度,减少血液有形成分丢失,以减少术中实

8、际失血量,并可解决稀有血型等患者血源困难。其方式主要有:预存式自身输血、稀释式自身输血、冋收式自身输血。5输血的有效性红细胞无效输注包括免疫因素、红细胞制品贮存吋间、交叉配血方法的敏感性和输血不良反应等。输异体血存在免疫系统过度活化现象,T细胞增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