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

ID:25283428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_第1页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_第2页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_第3页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_第4页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患者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的影响作者:赵仁国林海张鸣华慈晓刘凌云【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ALI)患者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表达以及乌司他丁(UTI)对PAF表达和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ALI3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5d后评价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测定血清PAF水平和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氧合改善、PAF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变化较对照组均更为明显(P<0.05或P<0.01);治疗组呼吸支持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两组间病死率无明显差

2、异(P>0.05)。结论UTI能够减少ALI患者PAF的表达,从而作为非特异性PAF抑制剂能减轻ALI患者症状、缩短病程,为临床早期治疗ALI提供了新的方法。【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乌司他丁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xpressionofplatelet-activatingfactor(PAF)inserumofacutelunginjurypatients(ALI)andtheeffectsofulinastatinonPAFexpressionandcl

3、inicalsymptom.Methods37patientsofALIlydividedintotentgroups.Thevitalsignsandclinicalsymptomsentand5daysaftertreatment,respectively.SerumPAFlevelandbloodgasanalysiseasured.Resultsparedent,theclinicalsymptomandbloodgasanalysisprovedandPAFleveldecreasedinbothgroupsThe

4、sechangesoresignificantintreatmentgroup(P<0.05orP<0.01).Therespirationsupportdurationentgroup(P<0.05).HoptomofALI,shortenthecourseofdisease.So,itcouldbeaneentofALI.  【Keyl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2次/d,共5d。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5d后评价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并抽取股动脉血2ml测定血气分析。同时,治疗前和治疗5d后各

5、抽取静脉血3ml,静置2h后以30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清,于-30℃冰箱保存待检,检测前将标本解冻,使用Anthos2010型安图酶标分析仪测定血清PAF浓度。PAF检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抗人PAF单抗试剂盒购自美国RapidBioLab公司,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V12统计软件。血气分析、PAF浓度、呼吸支持时间用(x±s)表示,采用t检验(病死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一般情况  5d治

6、疗期内,对照组死亡2例、治疗组死亡1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18例进入观察。5d观察期结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渐趋平稳,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均有明显改善,呼吸功能好转,病情得到缓解。  2.2血气分析、PAF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AF浓度差异无显著性。5d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提示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均有所升高,PAF浓度下降(P<0.01),而治疗组更明显。见表1。表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PAF浓度比较(略)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

7、△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P<0.05,P<0.01  2.3预后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平均呼吸支持时间(96.76±13.06)h,治疗组(82.42±11.52)h,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好转12例,死亡6例,治疗组好转15例,死亡4例,两组患者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  3讨论  当机体受到各种严重感染、创伤、烧伤、休克,或非感染性因素刺激时,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各种炎性细胞激活并释放大量的炎性介质和炎性因子,作用于肺脏,诱发ALI。

8、ALI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炎性介质的过度表达,抗炎介质相对不足,造成炎性介质/抗炎介质的失衡。及时控制炎性介质的过度释放是这类患者治疗成败的关键,已成为近年来普遍关注的焦点。  PAF是一种重要的脂质炎性介质,1972年由Benveniste在IgE诱导的兔嗜碱性粒细胞中首先发现。PAF在体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