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

ID:25284079

大小:719.00 KB

页数:39页

时间:2018-11-19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_第1页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_第2页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_第3页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_第4页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_第5页
资源描述:

《网络舆情管理课件--网络舆情分析与媒体应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网络舆情管理中科信软培训www.info-soft.cn目录一、网络舆情的形成二、网络舆情的评估三、网络舆情的引导四、网络舆情危机应对舆情:就是舆论的实际情况,又称为社情民意,是公众的意愿和态度,包括公众对各种政治和社会现象及问题的认识或看法,是群众心理、情绪、意见、要求和思想的综合表现。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之下,众多网民对社会(现实社会、虚拟社会)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简言之,即网络上的社情民意。“新意见阶层”定义:关注新闻时事、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民。近年来,他们凭借互联网“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优势,对中国社会发展中的

2、种种问题畅所欲言,能在极短时间内凝聚共识,发酵情感,诱发行动,影响社会。“新意见阶层”巨大的舆论能量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30多年经济增长和社会转型所积累的各种矛盾凸显,在有些时候、有些地方呈现激化态势。网民的表达意愿和参与意识持续高涨,踊跃发声建言。在一系列突发事件上,“新意见阶层”进一步显示出巨大的舆论能量。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以抑制过于偏激的言论;另一方面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案例:拆迁之痛。“新意见阶层”关注什么?政府官员违法乱纪行为涉及代表强制国家机器的政法系统、公检法、城管队伍、拆

3、迁办等涉及代表特权和垄断的政府部门、央企衣食住行等全国性的民生问题社会分配不合理、贫富分化涉及国家利益、民族自豪感重要或敏感国家、地区的突发性事件影响力较大的热点明星的火爆事件网络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网站新闻评论论坛与社区BBS聚合新闻RSSQQMSN博客BLOG微博MicroBlog(后四项被认为是现在最重要的MeMedia或WeMedia,自媒体)网络舆情的最新发展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独立源头互动成为网络舆情最主要的特色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调整网络舆论表达形式,抑制“群体

4、极化”现象“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群体极化”(GroupPolarization),指群体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相互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朝着更极端的方向转移,即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冒险。互联网的匿名环境、海量帖文的气氛渲染,观点相近人群的频繁沟通,更容易产生“群体极化”,并可能发展为人身攻击,甚至威胁社会正常秩序。(传播学者詹姆斯·斯托纳)一、网络舆情的形成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媒介传播的方式和格局。随着全球卫星系统的发展和成熟以及个人电脑的普及和网络信息传输速度的迅速提高,一个以网络媒体为主、其他媒体为辅的全球大

5、众传播格局正在形成。(一)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1.传播的爆炸性2.主体的隐蔽性3.信源的模糊性4.网民的互动性5.意见的指向性6.影响的显著性(二)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从网络舆情形成的结构特征来看,网络舆情的形成是一个“线性过程”,网络舆情形成的每个阶段环环相扣。公共事务发生刺激性信息传播个人情绪态度和意见的形成网络互动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图1.1网络舆情形成的线性过程(三)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1.渐进模式一般情况下,网络舆情的形成会呈现出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社会矛盾的形成和积累之下,指向某种矛盾的舆情在暗暗地滋生和积累,经历有无到有、由弱到强、由隐匿到公开的过程,最终

6、可能会以某一公共事务为导火索而在网络上爆发出来。(三)网络舆情的形成模式2.突发模式网络舆情形成的突发模式在体现“刺激——反应”机制时更为明显,其刺激物就是突发事件,网路上民众的舆情就是反应物。突发事件一经发生,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激起公众的强烈反应,舆情表达集中且剧烈。(四)网络舆情的形成动因外部动因:外部动因包括社会环境作用力合网络空间的舆情空间作用力。内部动因:内部动因则包括利益需求和心理作用力,其中,公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是舆情形成的动力源头。二、网络舆情的评估舆情评估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和变量的系统工程。网络舆情评估四个一级指标:传播扩散、民众关注

7、、内容敏感、态度倾向(一)网络舆情的评估指标1.传播扩散指标(一级指标)传播扩散指标是影响网络舆情信息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它用来刻画某一具体的舆情事件或细化主题的相关信息在一定统计时期内通过互联网呈现的传播扩散状况。(1)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二级指标)网络舆情信息流量变化是指在一定的统计时期内某一舆情信息通过互联网不同的数据源通道形成的报道数、帖子数、博文数等相关信息总量的变化值,它总是通过WEB页面数的变化来呈现的。通过WEB页面在不同的统计期内的数值从而形成的在一段较长时间内连续的WEB页面变化走势,能帮助评估者挖掘出舆情波动点所在的时间等重要时期,便于发

8、现舆情信息态势的变化规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