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

ID:25287117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_第1页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_第2页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_第3页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_第4页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论文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参与某项活动并且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学生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影响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经被激发,他们就会产生高度的注意、愉快的情绪及坚强的意志品质,对学

2、生主动、自觉学习起着重要作用,并对提高活动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不断培养和保持学生的体育兴趣。1学生缺乏体育兴趣的原因1.1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老师认为体育只不过跑跑跳跳,玩玩而已,没有什么可学的,认为身体锻炼和不锻炼效果差不多。况且,体育既不影响学生的高考、升学问题,也不影响他们的就业机会和生活。有了这种想法,体育课堂上学生对自己就不会严格要求,难以产生浓厚的体育兴趣。1.2教学内容滞后、重复,教学方法

3、陈旧、刻板,教学组织机械、单一,课堂教学缺少新鲜感,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导致学生对体育枯燥无味,不感兴趣。1.3学生来源的差异性。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各校对体育重视的程度不尽相同,学生接受的体育教育也各不相同,差异较大,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学生,差异更大。1.4有些学生体质弱,运动基础差,学习感到困难,加之教学评价缺乏合理性,因而,一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失去信心,这样恶性循环下去,便会丧失学习的兴趣。1.5客观上场地器材简陋短缺,不能满足学生练习的需求,导致学生情绪低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挫伤。鉴

4、于以上的种种原因,体育只有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变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2.1加强教育、诱导,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提高对体育课程的认识“健康并不代表一切,但失去健康便失去了一切。”教师可通过各种形式的讲解、教育,如采用报告、专题讲座、广播、电影、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形式,教育学生真正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功能、目的等,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2.2教学内容

5、的选择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一个人可以不会推铅球,但不能没有健康。中小学体育教材数十年不变的教学内容,其陈旧性窥见一斑;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一成不变的课堂教学程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难怪乎,学生无兴趣可言。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应该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趣味强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多样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如在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的教学中,利用一张旧报纸,让学生分别站在30米的跑道上,前后间隔了3米,进行追逐跑。将旧报纸对折,再叠成圆柱状,夹在学

6、生裤腰上当“尾巴”,教师发令后学生迅速起跑,要求后面的学生力争赶上前面的学生,抓住并取下其身后的尾巴。再换一种练习方法,将旧报纸置于胸前,教师发信号后,学生迅速起跑,要求学生快速跑进,动作正确,用力协调,尽量不让报纸落地。利用报纸还可以做出“迎风飞舞”、“艰难前进”、“挤车”等多样的练习,这些形式和方法简单、活泼、新鲜的活动使学生兴趣浓厚,学习情绪高涨,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2.3通过增加游戏教学内容及安排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竞赛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激发和培养在体育教学中,要利用游戏娱乐性、趣味性手段,使学生

7、始终处于一种“角色情境”中,即我们常说的情境教学,创设一种宽松、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例如,在山羊分腿腾跃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准备活动中安排了“跳人马接力”游戏,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并在游戏中领会了学习要领,克服了跳山羊怕摔跤的恐惧心理,顺利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在短跑的教学中,可利用“迎面接力赛”、“追球法”等练习,让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2.4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学生的运动基础,素质水平,心理品质,接受能力等各不相同。在教学某

8、一动作时,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提出改进与提高动作要求;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一方面他们怕自己的成绩差被别的同学看不起,怕教师指责,另一方面他们同样希望与其他同学一样在体育方面有所进步,受人尊重。为此,教师除了对他们降低难度要求、耐心辅导和帮助鼓励之外,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选择好突破口,满足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曾有一位女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只有一米五左右,对体育的兴趣就不言而喻了。根据情况,笔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