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

ID:25289684

大小:4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_第1页
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_第2页
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_第3页
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音乐教育中的问题..毕业一、应随的影子回眸近百年,我国音乐教育已是成绩斐然,百年来,各类成果已是昭然若视。然,我们更应用发展的眼光扫描其中存在的问题,用唯物辩证的思维去考量一件事物是人类发展史上惯用的方法。在难以成其圭臬的客观条件支配下,回头审视是事物发展中永恒的话题,也是当下音乐教育亟待昭示和解决的问题。我国的近现代音乐教育始于蔡元培和萧友梅,他们在音乐教育上有开天辟地的作用。1927年,上海国立音乐院初建之时蔡元培就讲到:“吾人如果勇猛精进,日新不已,则不难有大创作,而回向以供给贡献于欧美,..毕业亦绝非不可能。”萧友梅同时还规定任何音乐专业的

2、学生都必须学习一件中国传统乐器。但回眸近百年,音乐教育的发展却反悖了他们美好的夙愿。蔡元培的理念化成了泡影,萧友梅的作为被所谓的音乐发展赋予了极其不理智的艺术观。笔者认为,世界上任何文化,包括音乐文化都有其不可模仿的地域性。任何国家的音乐文化都不具有模仿性。西方有歌剧、美声唱法、音乐剧,而中国有戏剧、京剧、木卡姆,这是极富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跨地域是绝对模仿不了的,甚至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域之间的音乐文化都是不可模仿的,就如汉族人永远都唱不出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一样。东北二人转、西北秦腔、南方小调、新疆木卡姆都有其独特的地域性、民族性和不可复制性。那么结论

3、就是,任何方式的模仿只是一个影子,并且这个影子还是残缺不全的。纵观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缺失是不言而喻的。首先,矛盾的根源在于音乐创作的滞后性,在一部分国人看来,我们的音乐必须依赖于西方音乐,这种固化的思维观念导致了音乐创作的动力不足。教育的盲目、缺失和文化优越感成为矛盾根源的催化剂,久而久之成其现今西方音乐占其主流的音乐现象。其次,音乐成果(理论、学术、创作)不能全面满足中国当代音乐文化的实践需要,学科的无理论指导和盲目教学便是最有力的佐证。另外,音乐教育的大批建学和批量式的工厂生产严重违背了“产—销—售—消费—售后”的市场经济原则和物质生产过程。上

4、述种种问题看似微小,但当一种悖论上升为准规则或习惯原则时,无疑会对社会产生行之有效的负面影响,影响人们对艺术追求的价值观。历史上为人们所熟知的音乐家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将心交给了音乐,交给了艺术,他们完全是爱着音乐而从事音乐的,所以他们能舍弃自己原先的成果,即便是事业或人生都是绝不后悔的。同样,在中国我们看到了许多忧郁的琴童,许多苦不堪言的艺考生,还有变态的体制和迂腐的教育者。从这里看到了中国音乐教育的虚妄和功利,各种浮躁和缺失可用一言难尽以形容。此中真意,生于吾国之同胞均可一眼看穿,毋庸赘言。至此,要明确认识到一个问题,并非西方强于我们,而是我们

5、放弃了自己,一边舶来西品,为我所用,一边又将人性残酷与不耻的世俗强加于艺术。让一个纯净的天然尤物平添了一种世人的厌弃感。还是蔡元培的话,“吾人如果勇猛精进,将不难有大创作……,”我们有五千年精深的音乐文化,有九百六十万广袤的音乐田野,置身其中,灵感与创作自当无穷无尽、滔滔不绝。洋玩意毕竟是舶来品,应随影射当被国人所识破,有奶不一定就是娘。要明确,即使惟妙惟肖,充其量只是个影子。二、路在何方问题的解决是随着问题的提出而提出的,在此,最为重要的就是一个态度问题,即对自我文化的一种认同感。从文化衍生音乐这一理论出发,任何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面貌和地域形态。将这

6、一观念上升到哲学当中的整体与部分和普遍与特殊显然是十分确切的。但对于文化整体性而言,似乎有其不合理性。这里,笔者主要以狭义的文化出发以加固论点,固对文化整体性的忽略在此特意说明。在端正了上述态度以后,大事已定,笔者将解决方案列举如下,望求商榷:(一)问题、寻找问题、发现审视问题,真正找到问题的根源(此为前提);(二)端正态度改变以往世俗、功利的价值观;(三)明确学习与借鉴的原理,有选择、有目的的吸收、借鉴;(四)加强创作人才的培养,完善音乐理论和教育体制;(五)加强自我音乐文化修养,提高欣赏能力,主动了解局内音乐文化。三、结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

7、无到有,从发展到完善的过程,音乐教育也概莫能外。近百年来虽有众多成绩,但距离发达国家而言,不论在体制、理论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都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众多问题伴随着发展也接踵而来,这点不可不查。我们必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立足于不足,迅速总结、孜孜不倦。相信不久的将来,吾国之音乐定能回向供给贡献于欧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