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ID:25292213

大小:70.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19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_第1页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_第2页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_第3页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_第4页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④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

2、发明引发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矛:古代一种兵器。长形,尖头,安上木质的长柄,作战时用于直刺。矛在商周时用青铜制成,汉代多用铁制成的矛。  盾:盾牌,古代作战时挡御刀箭等的武器。)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

3、的武器,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开火车组词读生字和词语。  ③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三、理清思路  1、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2、课文应该如何划分层次?  四、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般攻炮坦战神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教案《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③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一、读文质疑。  1、自读课文,你能提出了哪些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2、这节

5、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二、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第一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至五自然段。  ⑤学生自己先带着第二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⑥小组讨论。  ⑦集体汇报交流,读课文。  ⑧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6、三、学习写法  课文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自由读文说一说。  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四、实践活动  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课后反思:  本文学习中理清思路是一个重点,学生在反复朗读之后能自己明确文章的叙述顺序,互相讲道理,是一大进步。本文的写作方法详细进行了讲述,学生能举例说明,模仿课文的写法口述如何用事实讲道理的写作方法,对今后的写作是有帮助的。矛和盾的结合教学设计2  第2篇《矛和盾》教学反思(第15天)  〖预览〗昨晚为了作业设计的论坛,折腾到凌晨1点了。虽然知道自己今天也不去参加学校的初选,但总觉得应该扎扎实实

7、把事情做好。完全就是自律的学习,一坐电脑前就是四五个小时,躺下后做了个梦闹钟又响了。到了这样的阶段,完全就是自己要学习了。昨晚写了一篇古诗的作业设计,自我感觉还是有点东西,口也切得较小。写完以后又配了PPT,为自己的认真感动,只为求一个心安。没有人管我,我只能自己管自己。但近期明显感觉眼睛有些不行,视力下降好点。天天对着电脑,要不就是看书,也花了好些时间。今天早上,在三《4》班上了《矛和盾》的集合。王校和另外三位老师听课,设计思路还是如上,整整花了一天时间来备的课,做的课件。理念是想舍去旁枝细节,从大方向出发。一个概括文章的方法:课题

8、扩展法。一个写作的手法:层层设置悬念。为的是突出一个道理: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大方向是想从这方面去把握,但学生处有些拉不动。或许也是因为这堂课还不够生动有趣吧,还是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