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

ID:25298449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_第1页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_第2页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_第3页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_第4页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某些成语的“误用”浅谈语言的约定俗成和规范 一、某些成语误用现象    我们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某些词语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意义与它的本义有一些差别,甚至截然相反。  1.逃之夭夭:这个成语本来应该写成桃之夭夭,出自《诗经》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是起兴的用法,用来烘托姑娘出嫁时的热闹场面以及快乐的心情。夭夭是桃花包含的样子,形容茂盛而艳丽。灼灼是鲜明的颜色,这样盛大的桃花开放用来形容女子出嫁。而今天我们再提到这个成语的时候大概只能想起它逃走的意思了。例如:他对我的爱给了我太大的负担,最终我还是逃之夭夭了。、我们长大了,开始慢慢地老去

2、,弹指间老去的不仅是岁月,更是一种心境。纵然曾经多么辉煌,最终心底的明媚与憧憬也会在逝去的年华中逃之夭夭了。  2.呆若木鸡:《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而其本义却恰恰与此相反,是用来表现一种镇定自若,胜算在胸的神态。  3.七月流火:每逢七月,骄阳似火。人们形容当时的天气酷热经常使用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它的原意是夏历七月,大火星向西流去,天气逐渐转凉,这与现在人们经常使用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  4.空穴来风:出自宋玉的《风赋》:枳句来巢,空穴来风。意思是:因为枳树弯曲,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

3、的洞穴,才引来了风。白居易有一首诗中准确使用过这个成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意思是腐朽的树木难免会找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可见,此语从本义看来空穴与来风是一因一果。现在许多人望文生义地认为它的意思就是凭空捏造,没有根据。2005年6月6日的《钱江晚报》上有这么一句:  丰田公司的代表人士认为,所谓的十万元买车并不是空穴来风,但他指出产品尚在设计中,价格问题不会那么早就确定下来。显然这是一种非常普及的误用。曾经的有原因变成没根据,没来由了。曾经有语言学的专家指正过这种现象,但是它们还是用开了,人们普遍的接受了。    二、误用现象的原因   

4、 桃之夭夭起初用桃花的盛开及艳丽来表达女子出嫁的喜庆,而现代这样的用法很少了.那么何不用逃之夭夭来替代桃之夭夭以满足人们既想表达逃跑的意思又想使语言优雅而使用成语的意愿呢?《现代汉语词典》(2002增补本)里只有逃之夭夭,已经没有桃之夭夭了。语言的这种习非成是现象有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有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原因,比如语言领域的涟漪效应,怪坡现象以及语言处理的容错机制等。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交往的增多,人们需要不断地传达新意。从某种意义上说,用原有的成语表达新的意义,以满足现代人语言表达的需

5、要这也是符合语言的经济性的。  语言或文字在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造成误解。过去大多数读书人或很有才华的人才会使用一些所谓的雅语。但随着教育的普及以及人们交际范围的扩大,一些以前只出现在文人口中的言语也会出现在百姓的言语中。落花流水出自唐代诗人李群玉的诗句:兰浦苍苍春欲暮,落花流水思离襟。它本来是形容残春暮景的,而在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使用过程中则变成了形容七零八落,不成局面的意思。  汉字作为语素文字所固有的因形示义的特点也是成语误用的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汉字是语素文字,从文字的表面就可以看出其大致的意思,因而更容易望文生义。美轮美奂这个成语出

6、自《礼记檀弓下》,它起初的意思是形容房屋高大美观,宏伟壮丽。而现代的人们脑子里想的美大概更多的是各种各样无法言说的美。例如:荷花的形状如传说中的宝莲灯,一盏盏宝莲灯透过水底的黑暗,厚厚的淤泥照亮了整个河塘。呀,真是美轮美奂。三、语言的约定俗成与规范    语言具有约定俗成性。我们一直在提倡语言的规范化,但是约定俗成也是语言规范化的一个标准。当语言面临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已经深入人心时,我们不应坚持不懈地维护更具有古代特征,更具有词源价值的规范,而是迁就或采用更为流行地通俗形式。成语虽然是语言中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相对固定并且有其特定内涵的短语,但是在时间的

7、长河里,它当然也不例外,同样会发生语义的缓慢变化。但是也有某些语言学者写文章批评指正这种成语误用的现象。理由是我们要竭力维护语言的纯洁,保证语言的规范。记得有一篇文章说:如果我们任由这种词语误用现象发展下去的话,那么有一天昨日黄花将与明日黄花平起平坐。文不加点、不刊之论等都将粉墨登场,变人们的望文生义为顾名思义。那样规范的突破就会导致语言的混乱,影响语言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可以把对现有规范的突破分成有益的突破和无益的突破两类。为广大群众普遍使用的语言新成分肯定有其存在的理由与存在的价值,我们对这种规范的突破应予以肯定。人们已经不再追究打扫卫生、恢复疲劳、

8、养病这类动宾词组是否符合语法,也不必太较真,人们似乎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其实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