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

ID:25300225

大小:57.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19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1页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2页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3页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4页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的实证研究论文摘要:在对合肥工业大学2003~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价值取向调查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摘要:在对合肥工业大学2003~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价值取向调查的基础上,从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高等教育扩招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并进行分析,得出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引导的若干思路。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趋势;实证研

2、究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就业模式从“国家包分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以及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大学生的价值观和就业价值取向也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特点。调查研究新时期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把握其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可以为大学生就业与就业政策的实施及教育实践提供重要的参数,对解决大学生就业中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价值观

3、和就业观的教育引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内容、对象与方法在参照有关问卷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合肥工业大学结合本校实际设计了《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选择、择业标准、择业地区意向、择业单位性质意向、择业薪酬期望、对择业影响因素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并于2003~2006年连续4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如表1所示)。在各年的调查样本选择上,兼顾了毕业生的学习成绩、男女生比例、专业人数、综合素质状况等,调查的覆盖面较广,有效问卷回收率较高,各类学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现实的比例,取样合理,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调查的结果可信度较

4、高。在数据采集的时间上,综合考察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年即2003年及之后的连续3年,保证了大学生就业取向变化趋势的调查研究具有较长时期的时间跨度,以增强本研究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的趋势综合研究2003~2006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我校毕业生就业价值取向出现了新的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变化趋势具有以下特征:毕业后的去向选择:考研与就业是两大主要选择,“考研热”愈演愈烈,创业意愿趋弱我校毕业生对毕业后去向的主要选择是继续攻读研究生与就业,各年毕业生选择这两项的人数之和均超过了84%(如表2所示)。其中选择就业的毕业生呈下降趋势,选择考研的毕业生则呈逐年

5、上升之势,选择毕业后自主创业的学生比例偏低,说明大学生的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意愿趋弱。近年来大学生“考研热”的主要原因,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影响和对人才素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就业竞争激烈,好的职业需要优秀人才与高层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相当比例的大学生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回避即时就业。导致大学生创业意愿淡化的主要原因,一是社会总体缺乏大学生创业的良好环境,包括社会舆论、政策保障、社会支持条件等;二是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足,力度不够,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三是大学生自身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欠缺,在校的创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等。选择职业的标准: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占主流,

6、以考虑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呈上升趋势调查数据(如表3所示)表明,近三年来,我校有83%以上的毕业生把“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和“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千方百计实现自我,自我选择”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标准的评价上,仍然十分看重个人的发展,特别是“以自我中心”作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由2003年的3.9%上升到2006年的7.6%。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即以“服从国家和社会需要”为择业标准的毕业生人数呈上升趋势,2006年的人数比例为13.6%,分别比2004和2005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和4.6个百分点。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

7、发展,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接受了收费教育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观念,以“个人发展观”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这既反映了大学生在择业中的务实心态,也表明大学生择业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人价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趋势,因而加强对大学生的择业观教育,引导毕业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是社会、高校和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注:2003年此问题未列入调查选项,2006年问卷中此问题增加了“其他”选项)选择职业的地区意向:选择城市就业趋势明显,到基层就业仍需引导调查结果(如表4所示)表明,2003~2006年我校毕业生择业的首选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各年均有5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