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

ID:25312149

大小:5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_第1页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_第2页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_第3页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_第4页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葛一晴长春市中心医院电诊科,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临床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1年5月—2013年5月间,来我院通过灰阶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小肝癌的患者为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小肝癌的超声表现。结果低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28例,1.1~2.0cm为10例,2.1~3.0cm为9例;强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3例,1.1~2.0cm为2例,2.1~3.0cm为1例;等回声患者病灶在0.5~1.

2、0cm为8例,1.1~2.0cm为2例,2.1~3.0cm为5例。彩超病灶在0.5~1.0cm为5例,检出率71.4%,1.1~2.0cm为24例,检出率92.3%,2.1~3.0cm为34例,检出率97.1。灰阶超声病灶在0.5~1.0cm为4例,检出率57.1%,1.1~2.0cm为21例,检出率80.7%,2.1~3.0cm为31例,检出率88.6%。结论超声在早期诊断小肝癌是比较理想的定性诊断手段,对于小肝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jyqk;多个癌结节数目不超过两个,其最大直径总和

3、应小于3cm。患者病灶在0.5~1.0cm为7例,1.1~2.0cm为26例,2.1~3.0cm为35例;单个癌结节57例,2个癌结节11例。1.2超声仪器灰阶超声仪[5]采用为东芝SSA240A和AlokaSSD1200型,探头频率为3.5MHz;彩超采用PHILIPS5500型多普勒超声仪[6],探头频率2.6~3.5MHz。1.3检查方法检者检查前4~6h禁食,检查前10min饮水500~800mL,让患者保持仰卧位,常规先用灰阶超声进行肝脏的肋间、肋下及剑突下等不同部位的纵切、斜切及横切扫

4、查,显示整个肝脏的图影,发现并记录病灶的个数、大小、形态和表现等,当灰阶超声显示不明确时,可以行彩超检查,观察病灶内短杆状或树枝状山流信号,动脉型和(或)静脉型血流频谱。从多方向、多切面证实病灶的存在,通过增强对比度、开启谐波等方法突出病灶的回声,注意沿左右肋缘下声束斜向上方扫查,必要时行细胞学检查。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录入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数据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认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小肝癌的灰阶超声表现通过对我

5、院的68例小肝癌患者进行灰阶超声检查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呈圆形或者椭圆形,低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28例,1.1~2.0cm为10例,2.1~3.0cm为9例。强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3例,1.1~2.0cm为2例,2.1~3.0cm为1例。等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8例,1.1~2.0cm为2例,2.1~3.0cm为5例。见表1。2.2彩超和灰阶超声对小肝癌的检出情况通过对我院的68例小肝癌患者行彩超和灰阶超声检查分析,结果显示彩超病灶在0.5~1.0cm为5例,

6、检出率为71.4%,1.1~2.0cm为24例,检出率为92.3%,2.1~3.0cm为34例,检出率为97.1。灰阶超声病灶在0.5~1.0cm为4例,检出率为57.1%,1.1~2.0cm为21例,检出率为80.7%,2.1~3.0cm为31例,检出率为88.6%。见表2。注:P<0.05。3讨论在我国,每年大约有10余万人死于肝癌,占所有癌症的5.6%[7],肝癌发病隐匿,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其病程大多进入中晚期。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超声可以反复多次、多体位和多切面显示

7、病变部位,显示病灶的形态、大小、回声等,具有方便快捷和敏感性高的特点,成为目前临床上诊断小肝癌的重要手段。肝区疼痛是小肝癌首发症状,表现为右上腹部肝区间歇性、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可自行缓解,易误诊为胆囊炎。肝癌细胞进行增殖的消耗,可导致营养不良引起消瘦。其病理特点为,①小肝癌的分化多与癌灶大小有关。②小肝癌具有膨胀性生长和浸润性生长的特点。膨胀性生长呈球形,边界清楚,大部分有包膜;浸润性生长边界不规则,无包膜,伴炎性浸润。③约30%的小肝癌镜下见血管内癌栓。④小肝癌癌周多有肝病背影。从我院的研究中发

8、现,有68例患者中低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28例,1.1~2.0cm为10例,2.1~3.0cm为9例。强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3例,1.1~2.0cm为2例,2.1~3.0cm为1例。等回声患者病灶在0.5~1.0cm为8例,1.1~2.0cm为2例,2.1~3.0cm为5例。彩超病灶在0.5~1.0cm为5例,检出率为71.4%,1.1~2.0cm为24例,检出率为92.3%,2.1~3.0cm为34例,检出率为97.1。灰阶超声病灶在0.5~1.0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