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

ID:25320939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19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_第1页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_第2页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_第3页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_第4页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冠心病介入治疗

2、第1QT离散度(QT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预测心脏复极同步的新指标。其定义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与最短QT之差,可以较好的预测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病变位置及介入治疗对QTd及校正QTd(QTcd)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且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完整病例159例。排除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左心室肥厚、高血压3级、心房纤颤、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症及使用I、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患者。冠脉造

3、影提示的双支、三支病变病例亦排除在外。上述研究对象按如下方案进行分组:根据冠脉造影病变狭窄程度分组:①冠脉无狭窄组,病变狭窄<50%,为31例;②冠脉轻度狭窄组,病变狭窄≥50%且<70%,为54例;③冠脉重度狭窄组,病变狭窄≥70%,为74例。根据病变位置分为三组:①前降支组,为45例;②回旋支组,为37例;③右冠组,为46组。根据介入治疗术前、术后分组:①术前组,为99例;②术后组,为99例。上述各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1.2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左、右冠状动脉造影,进行多体位投照。所入

4、选的病例均为单支病变,即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的任一主支或主要分支。对病变狭窄≥70%病例均行介入治疗;病变狭窄≥50%且<70%的病例,若有典型心绞痛发生及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动态变化亦行介入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股动脉途径,且全部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QT间期的测量及QTd、QTcd的计算心电图选取常规12导联,且为同步记录,纸速50mm/s,电压1.0mv/cm。当存在明显u波时,取T波与u波之间的谷地;当u波与T波部分融合时,作T波下降支延长线,取延长线与基线的交点。均选择患者静息时或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入选病例均为窦性

5、心律,测量每个导联连续3个QT间期,取平均值。记录各导联的QT值,根据公式QTd=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QTc=QT/R-R,QTcd=最大QT间期-最小QT间期/R-R。  统计学处理所有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2结果  2.1冠脉狭窄程度与QTc及QTcd的关系冠脉狭窄程度对QTd及QTcd的影响见表1。冠脉重度狭窄与冠脉轻度狭窄及冠脉无狭窄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p<0.05)。冠脉轻度狭窄与冠脉无狭窄相比,QTd与QTcd无明显变化(p>0.0

6、5)。表1冠脉狭窄程度与QTd及QTcd的关系(x±s)  组别    例数    QTd(ms)    QTcd(ms)冠脉无狭窄组  31    31.21±9.52  35.43±10.63冠脉轻度狭窄组5433.74±12.2239.46±15.22冠脉重度狭窄组7447.84±10.73*△ 58.16±13.37*△注:与冠脉无狭窄组相比,*p<0.05;与冠脉轻度狭窄组相比,△p<0.05。  2.2冠脉病变位置与QTd及QTcd的关系冠脉病变位置与QTd及QTcd的关系见表2。与冠脉无狭窄组相比,前降支组

7、、回旋支组、右冠组QTd及QTcd明显延长(p<0.05),而上述三组之间QTd及QTcd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2冠脉病变位置与QTd及QTcd的关系(x±s)  组别    例数      QTd(ms)       QTcd(ms)冠脉无狭窄组 3131.21±9.5235.43±10.63前降支组4542.37±12.13*49.25±14.78*回旋支组3740.19±8.65*45.57±9.97*右冠脉组4640.871±1.34*47.32±13.96*注:与冠脉无狭窄组相比,*p<0.

8、05。2.3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参见表3。冠心病介入治疗前组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及无狭窄组相比,QTd及QTcd明显延长,p<0.05。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组与无狭窄组相比,QTd及QTcd无明显差异,p>0.05。表3冠脉介入治疗对QTd及QTcd的影响(x±s)组别      例数    QTd(ms)     QTcd(ms)冠脉无狭窄组  31    31.21±9.52    35.43±10.63冠脉介入治疗前组 99    46.71±13.17*△  54.8

9、31±6.93*△冠脉介入治疗后组 99    33.891±2.18    40.051±4.67注:与冠脉无狭窄组相比,*p<0.05;与冠脉介入治疗后组相比△p<0.05    3讨论3.1QTd及QTcd的临床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