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

ID:25328403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1页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2页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3页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4页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临床观察论文【摘要】目的:观察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5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辨证后化瘀补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后对比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例,总有效率88.6%;对照组痊愈4例,总有效率7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辨证论治;化瘀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freel)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

2、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freel5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与同道分享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8年7月~2010年1月我院妇科收治EM患者126例,均符合1991年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1,并经妇科及B超检查确诊,排除子宫肌瘤及全身性严重疾病者。经筛选最后纳入观察患者100例,年龄22~47岁,平均33.8±7.3岁,病程5月~21年,平均8.3±6.7年;87例已婚,36例有过人流史,21例为手术后复发者、并有病检结果;临床表现痛经95例,肛门坠胀62例,月经不调46

3、例,不孕32例,盆腔结节41例,卵巢巧克力囊肿38例。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辨证论治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1.2治疗方法:对治疗组患者辨证论治,以化瘀补肾汤为基础方来化瘀止痛、补肾调周,方药如下:当归20g、赤芍15g、牡丹皮10g、五灵脂5g、延胡索10g、莪术15g、菟丝子10g、杜仲15g、益母草10、柴胡10g、香附10g。症见气虚者加黄芪20g、山药20g,湿重者加苍术10g、黄柏10g,阴虚者加女贞子10g、石斛10g。中药每日1剂,

4、分早晚两次温服,经期停服,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50005,0.3lg/粒),每日3次,每次3粒,饭后服,经期停服,3个月为一疗程。1.3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参照《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消失;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局部体征存在;有效:临床症状减轻,盆腔包块无增大,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无效:临床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局部病变有加重趋势。因患者对疗效不满意而退出治疗者视为无效病例。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

5、行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两组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2结果治疗者有6例、对照组有5例患者分别因经济、家庭搬迁等原因不能坚持治疗而无法纳入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对比如下:表2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对比组别例数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愈显率注: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9例,总有效率88.6%,愈显率达63.6%;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3例,总有效率77.8%,愈显率仅37.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病变出现

6、在盆腔内生殖器及邻近器官的腹腔面。EM虽然属良性疾病,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目临床上现代医学多采用激素疗法或手术疗法治疗EM。但前者副作用较大,且二者的复发率均较高,价格也不便宜,有报道称3年内复发率达50%以上,且不适应于要求生育的患者2,笔者观察的100例患者中就有21例为手术后复发者。中医历代医籍中难以找到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的论述,然据其临床表现,可认为EM属痛经、癥瘕、不孕等范畴。其病因的研究颇多,大多数医者认为瘀血内阻是其关键所在,瘀血阻滞下焦则见痛经,腰骶部坠胀疼痛;瘀血内阻胞宫,胞宫藏泻失常可见月经异常;瘀血凝聚日久,渐可形成癥瘕,

7、导致不孕。因此须得以化瘀贯穿治疗全线,另辨证加减用药。化瘀补肾汤方中大幅使用当归、赤芍、丹皮、五灵脂、延胡索、莪术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药,以化瘀止痛作为治疗大法;另用菟丝子、杜仲、益母草补肾调经;考虑到肝主疏泄,有助于冲任排泄经血,水湿代谢,故加柴胡、香附以疏肝理气。辨证后见气虚者加黄芪、山药补益脾气,以助行气活血,湿重者加苍术、黄柏清热利湿,以消湿热瘀结,阴虚者加女贞子、石斛滋阴清热,诸药配合共奏理气活血、化瘀止痛、消瘕散结之效。现代药物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能改善血液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抗血栓形成,促进瘀血分解和吸收,软化粘连,缩小包块,抑制组织异常

8、增生,并具有镇痛及免疫调节功能3。本研究表明,辨证论治子宫内膜异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