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

ID:25343384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9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1页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2页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3页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4页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初中生物隐性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隐性分层”是在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从学生存在客观差异的现实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在讲解、示范、提问、作业和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明确的针对性财会论文,..“隐性分层”是在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从学生存在客观差异的现实出发,根据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法,在讲解、示范、提问、作业和评价等教学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明确的针对性,又对全体学生有一定的共通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施展的机会。在班级中并不公开学生所属的层次,只由教师把握,做到教师心里

2、有数就行。当然这种“隐性分层”教学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逐步向显性过渡,并最终成为公开的“秘密”。但这种“保护”可以作为一种过渡也可以作为一种适应,逐步消除中间生和学困生的抵触情绪,让其在时间的磨合、人们的正确看待中顺其自然地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一、充分掌握教材内容人教版《生物学》教材内容的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并不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从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出发,突出人与生物圈的主题,注重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教材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思想。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注意从

3、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二、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在对所带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有所了解的基础上,应结合学生原有的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平时课上的表现以及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来进一步了解学生,以上一学期的生物期末统一考试成绩作为参考,将全班学生进行“隐性分层”,分为A、B、C三层。成绩在60分以下的划分为A层即基础层,成绩在60-85分范围的划分为B层即中间层,成绩在85分以上的划分为C层即较高层。这种分层是灵活的,有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成绩上可能跃上更高层次,相反,不努力学习的同学,成绩必然下降

4、。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实行流动,即A层次的学生可升入B层次;反之,分在B层次的可降到A层次。这是对学生的一种动态管理,同时,也可起到激励和警示作用。三、科学、合理地制定各层教学目标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内容上应基本一致,进度一致,不然在分层结束后,无法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此在备课时首先要按班内各层次学生的实际可能性确定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对A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了解”水平,对B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理解”水平,对C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应用”水平。技能性目标对A层学生的要求大约相当于“尝试”,对B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模仿”,对C层学生的要求相

5、当于“运用、使用”水平。情感性目标对A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感受”水平,对B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认同”水平,对C层学生的要求相当于“领悟”水平。后一层目标都是在前一目标的基础上,注意备课时制定的各层教学目标针对的学生只有教师清楚,在课堂上展示时均以1、2、3代表,让学生觉得目标是逐渐深入的,每个人学习起来都是由浅入深。四、针对各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在上课伊始,教师写出或说明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在授课顺序上,一般可先A目标(对应目标1),再B目标(对应目标2),最后是C目标(对应目标3),由低到高,层层推进。具体在教学中,A层是采用“低起点

6、,多启发,多提问,多鼓励”的方法,使学生能跟得上、愿意学;B层则采用“启发提问、思考问题、讨论交流、教师讲解释疑”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互相帮助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C层学生以“启发提问、思考问题、表达交流、教师补充总结”为主要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作业分层教师可以为A层学生选择基础知识点的练习,为B层学生选择巩固提高练习,为C层学生选择拓展训练的习题。作业题目要适量,每次控制在10道题左右,基础知识点占7题左右居多一些,巩固提高练习占3题左右。A、B、C三层统一作业量,要求基础知识点和巩固提高练

7、习每个人必须做,拓展训练适当选择2-3题选做,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一般学生也能得到充分练习。不建议使用适当减少C层作业量,而增加B层、A层作业量,这样做会使学生产生教师偏心的想法,增强B层、A层学生的抵触情绪。六、评价分层在对学生评价时,采取平时课堂表现、作业评价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考试试卷用一份。在记分册上分成课堂表现、作业评价、阶段测试和成绩汇总4个方面,课堂表现占10%,作业评价占20%,阶段测试占70%,对应每一项内容及时记录,根据比例得出最后成绩。对待各层次学生的进步,可以作为评价的依据适当加分,如A层学

8、生平时上课不爱回答问题突然自己主动回答问题,或者是B层、C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提出更好的实验方案可以加上2分等等,这样做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实验和探究活动课,课堂表现则是以小组为单位记分,依据是小组成员的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