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

ID:25355749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_第1页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_第2页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_第3页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_第4页
资源描述:

《《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儿科学思想【摘要】《黄帝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学,包括中医儿科学的学术渊源。对小儿生理、年龄分期、体质、胎儿保健、诊断、先天因素致病、疾病预后转归、常见病及其病因等方面均有一定论述,虽未形成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其内容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关键词】黄帝内经;中医;儿科学;学术思想.L.编辑。  《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是最早的儿科  5.2切诊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经脉皆实,是寸脉急而尺缓也,皆当治之,故曰滑则从,涩则逆也……乳子

2、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脉沉则生,脉浮则死”。这里提出了缓、急;滑、涩;悬小、实大;浮、沉4对共8种脉象。小儿病理脉象分类,历代医家主张较为成人简化。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脉法》中说:“脉乱不治,气不和弦急,伤食沉缓,虚惊促急,风浮,冷沉细。”提出了乱、弦急、沉缓、促急、浮、沉细6种脉象。《幼幼集成》云:“《内经》诊视小儿,以大小缓急四脉为准……体其意,竟易为浮沉迟数,而以有力无力定其虚实,似比大小缓急更为悉明”。现代则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作为小儿的6种基本脉象。  6先天因

3、素致病  《素问·奇病论》云:“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歧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可见《内经》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有些痫证属于先天性疾病[4]。认为孕妇若不注意精神调节可使孩子患先天“癫疾”,提示孕母的精神因素对胎儿会产生一定影响,此说既为探讨小儿先天性疾病或遗传病因提供了依据,也为后世创立胎养、胎教学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惊吓是小儿癫痫的常见原因之一,先天之惊多指胎儿在胎中受惊,胎儿在母腹之中时,运动或静止都要受制于其母,若母亲受

4、惊于外,则胎儿感应于内,势必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生后若受其他致病因素的诱发,即可引发癫痫。  7疾病预后转归   《素问·通评虚实论》云:“乳子中风病热,喘鸣肩息者脉何如?岐伯曰: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所述颇似现代肺炎喘嗽之证。同篇又云:“乳子而病热,脉悬小者何如?岐伯曰:手足温则生,寒则死”。“乳子”即婴儿,这里指出小儿在患热性病过程中,若出现厥逆者则预后多不良。前者是说阳气外达,手足温则预后较好;若出现手足寒冷,则阳气不能外达而闭于内,是热深厥深之证。这种热厥之证,在儿科临床上是比较多见的,也

5、是十分危险的。又如《灵枢·诊疾诊尺》所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灵枢·热病篇》云:“婴儿,热而腹满者死”,由此可见《内经》所记述的小儿部分病症,在现今从中医辨病论治解析目前中医科研模式描述大多符合客观实际,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8小儿常见病及其病因  《内经》中对许多小儿常见病都有记载,是作为诊法和预后判断的示例提出的。虫证为小儿常见病,《素问·咳论》云:“胃咳之壮,咳而呕,呕甚则长虫出。”《灵枢·厥病》云:“肠中有虫瘕……心肠痛侬作痛肿聚,往来上下行,痛有休止”,小儿由于脾胃薄弱,未养成良好的

6、卫生习惯,故感染蛔虫的机率远高于成人。《内经》中的“肺风”“肺痹”“上气”,类似肺炎喘嗽的症状描写。《素问·通评虚实论》中有“乳子中风病热,喘鸣肩息”的记载。肺炎喘嗽作为中医学的一个病名,首见于清代谢玉琼《麻科活人全书·气促发喘鼻煽胸高第五十一》。尿频早在《内经》中也有论述,《素问·奇病论》云:“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可见尿频为膀胱气化功能失常所致。《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成为小儿厌食病因的理论依据之一。泄泻病名始见于《内经》,《内经》中有“濡泄”“飧泄”“溏泄”“洞泄”,《灵枢·诊疾诊尺

7、》所云:“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大便青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通过小儿泄泻,筋肉抽痛,毛发竖立的症状,提出了疾病发展变化的预测方法。关于泄泻的病因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清气何故在下?缘于脾气不升。脾气缘何不升?因其气虚,足太阴脾经阴道虚[5]。  综上,《内经》在中医儿科学虽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但却是中医儿科学形成和发展的学术渊源,其内容对中医儿科学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参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