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

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

ID:25361552

大小:49.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9

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_第1页
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_第2页
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调剂相关培训知识---申老师一、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品种混乱2.误服毒药3.用量过大4.炮制失度5.剂型失宜6.管理不善7.疗程过长8.配伍不当9.辨证不准10.个体差异二、使用有毒药的注意事项1.用量药适当2.采制要严格3.用药要合理4.识别过敏者三、用药禁忌1.配伍禁忌①十八反②十九畏2.妊娠用药禁忌①禁用25种②慎用14种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俗称忌口):一般应忌食生冷、辛热、油腻、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如:寒性病忌食生冷;热性病忌食辛热、油腻;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动物内脏及烈性酒;肝阳上亢者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热助阳

2、之品;脾胃虚弱或者消化不良者忌食油炸、粘腻、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疮疡、皮肤病患者忌食鱼、虾、蟹等腥膻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品;外感表证忌食油腻类食物。四、煎服法1.先煎:延长煎煮时间10-15分钟。如有效成分不宜煎出的矿物、贝壳等,如磁石、牡蛎;须久煎去毒的药物如附子、川乌,应先煎。2.后下:缩短煎煮时间。因煎煮易挥散或破坏而不耐久煎的药物,如薄荷、白豆蔻等应后下;大黄、番泻叶久煎则泻下力减缓。3.包煎:花粉、细小种子及细粉类药物应包煎,如蒲黄、葶苈子、滑石粉等;含淀粉、黏液质如车前子等;绒毛类如旋覆花等。1.另煎:价格昂贵的药物,如人参、西洋参。2.烊

3、化:即溶化或熔化,胶类易黏附于药渣及锅底,应先引烊化,再与其它药汁对服,如阿胶、鹿角胶等。3.冲服:入水即化的药或原为汁液性的药,如芒硝、竹沥水、蜂蜜等;价贵、成分难溶于水或易被破坏的药,宜研粉冲服,如牛黄、羚羊角、琥珀等。4.煎汤代水:如灶心土。一、服药方法1.服药时间:①空腹服:(清晨)能迅速进入肠中充分发挥药效,如峻下逐水药、次积导滞药、驱虫药均易空腹服。②饭前服: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消化吸收,故多数药物特别是补虚药宜饭前服。③饭后服: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消食健胃药或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④睡前服: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如安神药用

4、于安眠时宜在睡前30分钟至1小时服;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前时服,以便治疗梦遗滑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便翌日清晨排便。⑤定时服:如截症药应在症发前2小时服,否则无效。⑥不拘时服:病情急险,则当不拘时服,以便力挽狂澜。2.服药次数:一般疾病多采用每日1剂,每剂分二服或三服。应用发汗药、泻下药时,如药力较强,一般以得汗得下为度。呕吐病人宜小量频服,以免因量大再致吐。1.服药冷热:一般汤药多宜温服。如治寒证用热药,宜于热服;热病用寒药。患者不欲饮冷者仍以温服为宜。丸散等固体药剂,除特别规定外,一般宜用温开水送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