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

ID:25377478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9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_第1页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_第2页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_第3页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季茭白夏茭大棚高效栽培技术论文.freel2,通过近10年的实践,技术逐步成熟,.freel2。采用茭白大棚栽培,一是上市早、效益高,在5月上中旬即可批量上市,比露地栽培茭白上市提早15~20d,市场竞争力强,平均单价在3元/kg以上,高于常规1倍左右,多年来棚栽茭白一季产值稳定在5000元以上,高于露地栽培产值40%以上;二是与露地栽培错期上市后,有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三是茭白提早上市,占领市场先机,为后期大面积露地茭白上市打好市场基础。现将夏茭大棚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基地选择茭白一生的生长对水源、水质要求较高,种植一般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

2、的田块。田块要求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以保水、保肥力强的粘壤土或壤土为宜。2对大棚的要求大棚栽培双季茭白,由于冬季雪压影响,拱杆采用Φ22.0mm×1.2mm热镀锌管,要求单体钢棚标准:南北走向,棚体宽6m,以田块大小而定;中立柱高2.3m以上,有利于管理及防止植株过高触膜而受灼伤;档间距60~70cm,搭建长度一般为60~70m,以利两头揭膜通风,防止茭白因高温徒长。3品种选择大棚栽培成本较高,种苗的选用非常重要,需要在前一年秋茭采收时进行。大棚栽培使用的茭白品种,要求生长势强、抗性好(耐低温、耐湿、抗病)、丰产稳产,通过多年种植比较,以龙茭

3、2号1和浙茭9112-3为宜。龙茭2号是以梭子茭为原始材料,于2002—2008年筛选优良变异植株,定向选育出的双季茭白新品种,2008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性状稳定,长势强,分蘖力强,株型紧凑,田间表现整齐,耐冷性较强,抗胡麻叶斑病、纹枯病能力强,采摘期植株清秀,叶色深绿,所产茭白个体粗壮、茭肉洁白细嫩、品质优良、产量高。浙茭911是1995年由原浙江农业大学育成,早熟高产,适应性广,生长势较强,表皮光滑,无皱纹,洁白,品质好。4田间管理4.1秋茭采后及越冬管理秋茭采收后期适当施用复合肥150~225kg/hm2,有利于营养

4、积累和翌年早发;秋茭采收结束后,立即排干积水,适当搁田以改善土壤结构,残株适当保留一段时间,有利于防冻,至12月下旬待植株枯黄后齐泥割去地上部分,及时清洁田园,集中销毁或沤制有机肥,以减少病虫越冬基数。割去枯叶后进行灌水5cm,以杀虫灭菌,减少病虫基数。4.2大棚内温度与湿度管理茭白在12月下旬至1月初扣棚,并灌水5~8cm,覆膜后棚内温度一般多在5℃以上,茭白根系及休眠芽开始活动;茭白生长最适温度在20~28℃,棚内温度超过20℃需揭膜通风,防止高温烧苗和停止生长。连续3d阴雨天也要通风降湿,防止出现烂苗、烂叶等。通风的方法为两头通风与两边对开通风相结合。一

5、般田块60~70m长的大棚每个单面开5~6个通风洞,保持棚内温度25℃左右。一般天气在8∶30开始开窗通风,特别是晴好天气更要提早通风,15∶00左右进行扣棚保温。生长后期(3月至4月上旬)天气晴好时,当温度超过25℃,进行全面通风换气降湿。特别是遇连续晴好天气,棚内温度达到35℃以上,易产生烧苗;碰到连续阴雨天也要加强通风,有利壮苗,减少小苗,提高孕茭率,4月中旬全部揭膜。4.3定苗培土当苗高长至20~30cm时结合耘田定苗,每墩保留18~21株壮苗,在茭墩内嵌土培土,以后随着肉茎膨大进行多次培土,培土高度不能超过叶枕(即茭白眼),以增加营养和空间,并能阻隔

6、太阳光直射肉茎,提高肉茎品质及商品性。4.4肥水管理茭白吸肥能力强,需肥量大,同时要注意施肥时期的确定。大棚栽培茭白与露地茭白在肥料的施用上有较大不同,采用薄肥勤施、前轻后重的方式,前期生长期与壮杆期施用碳铵1125kg/hm2、过磷酸钙75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进口复合肥750kg/hm2、碳铵450kg/hm2,分3~4次施入,施肥后3~4d内要注意通风,防止分解氨气而烧苗,同时氮肥过多茭白易徒长而推迟孕茭。孕茭肥施用:当茭白茎部变圆,顶叶缩短时可重施孕茭肥。一般施进口复合肥300kg/hm2,以促进茭白迅速膨大,增加单茭重量。如果孕

7、茭不集中的,在采收2批茭后再施用尿素225kg/hm2,以利于提高后批茭白产量和质量。在水浆管理上,以浅水为主,出苗前应薄水灌溉,有利于提高土壤温度,早出苗;出苗后保持浅水层,定苗后须搁田1周左右,孕茭后保持5~8cm水位。4.5防病治虫冬季清园及灌水后,大多数越冬病虫被杀死,且夏茭生长期较短,病虫危害轻,一般不用防治4。5采收当茭株心叶短缩,基部膨大呈塔型,茭眼露白,左右2叶枕收缩到相平时即可采收。大棚夏茭一般在4月底采收第1批,6月初结束。夏茭采收时高温高湿,一般要求在早晚采收,收获的茭白须放置在阴凉处,以防止发热变质。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