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

ID:2538021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_第1页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_第2页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_第3页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_第4页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研究概述论文【摘要】慢性肾小球肾炎(choronicglomerulonephritis)的发病机制有多种,设计模型时都是针对某一发病机制,使动物出现类似人类肾炎的情况而建模。本文对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造模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简要阐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关键词】肾小球肾炎;动物模型;造模机制;造模方法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的,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疾病。目前认为肾小球肾炎是一种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通过免疫作用而造成肾脏损害。1Heymann肾炎模型本模型是通过针对自身抗原的

2、免疫复合物(IC)诱发而成,故称其为自身免疫复合物性肾炎(autologousimmuneplex,AIC)。Heymann肾炎模型根据是否由同种动物提供抗体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模型。主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机制:动物由自体抗肾抗体或自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刺激引起肾小球基膜产生免疫反应形成肾炎。被动型Heymann肾炎模型机制:用甲种动物的肾皮质匀浆免疫乙种动物,使后者产生抗甲种动物的抗肾血清(抗肾抗体),然后将这种抗肾血清注射给健康的甲种动物,而使其产生肾炎。主动型Heymann肾炎.freell/只,每周注射1次,共注射7次。现研究常用模型为被动型Heym

3、ann肾炎模型。其具体造模方法[2]为大鼠后足垫注射含6.5mg免疫γ球蛋白的完全弗氏佐剂0.25ml后,由大鼠尾静脉注射1.0ml兔抗FXIA抗血清,qd,共2天,造模完成。这一实验模型与人类原发性膜性肾病非常相似,其特征为弥漫性基膜增厚伴钉突形成。2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在肾小球基膜上直接形成免疫复合物。由细菌感染合并异种免疫蛋白联合作用造成模型。杨宏等[3]制作家兔原位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模型:将大肠杆菌毒素和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溶于0.15mol/L、pH值为7.2的磷酸缓冲液(PBS)溶液中,最终浓度为每1ml溶液中含1μg大

4、肠杆菌毒素和1mg牛血清白蛋白,每只兔经耳缘静脉注射2ml预免疫,7天后开始正式免疫造模:每只免疫兔每天经耳缘静脉给予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20mg(预先溶于PBS溶液中),共7周。肾脏组织学检查显膜性肾小球肾炎的典型病变,故一般认为,膜性肾炎病理模型是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模型的典型病理代表。3马杉肾炎此模型[4]又称Masugi肾炎、肾毒血清性肾炎、大鼠抗肾小球基膜(GBM)肾炎。其基本原理[5]是以A种动物的肾小球基膜作为抗原,与完全佐剂一起注射到B种动物身上,使之产生抗A种动物的肾小球基膜抗体,将含有此种抗体的B种动物血清给A种动物静脉注射,A种动物经过一定

5、的潜伏期之后尿中出现明显蛋白,伴肾小球增生,终至新月体形成与完全纤维化改变,是利用异体抗GBM抗体直接诱导后产生的具有典型的人类新月体性肾炎病理变化的动物模型[6]。毕柳等[7]报道,英国Kazuhiro等用牛肾小球基膜免疫-Ab的效价为1∶16,收获血清-30℃保存备用。正常兔IgG加等量完全弗氏佐剂皮下注射SD大鼠进行预免疫,预免疫后第7天和第8天后从大鼠尾静脉注射稀释一倍兔血清,剂量1ml/只,连续两天为致病免疫。本模型的优点[9]是造模简单、阳性率高、重复性好,常被用于多发性肾炎的研究。缺点是病情反应较重,易导致部分动物中途死亡,同时在人的肾炎中,与这种

6、模型相似的发病机制的病例很少,仅限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4系膜增殖性肾炎(MsPGN)模型机制有以下两种,由细菌感染合并异种免疫蛋白联合作用造成模型及单纯异种免疫蛋白造成模型。朱声永等[10]复制家兔膜增殖型肾炎模型(按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炎研究室介绍的方法复制),预免疫:每只家兔背部皮下注射牛血清白蛋白1mg,.freelg,每日1次,每周6次,共6周,并于最后1周中血清白蛋白剂量加倍注射。按照吴衡生法[11]制备兔模型,每只兔第1天从耳静脉一次性注射牛血清白蛋白250mg/kg。第4周分别从兔耳静脉抽血做各项检查。第8周后

7、处死动物,做肾脏病理检查,此病理改变与人类MsPGN极相似。由于兔模型费用昂贵,石志超等[12]制备大鼠血清白蛋白模型,即每只大鼠尾静脉注射1g/kg结晶性小牛血清白蛋白,7天造模成功。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抗Thy-1抗体诱导的肾炎模型研究人类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抗Thy-1抗体肾炎模型”可用抗Thy-1多克隆抗体或抗Thy-1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antibody,mAb)经静脉注射大鼠而建立。如蒋文功等[13]对单克隆抗体OX-7诱导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大鼠模型的研究,经大鼠尾静脉单独注射单克隆抗体OX-7(1mg/kg),第7天模

8、型制作成功。抗Thy-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