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ID:25390909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_第1页
【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_第2页
【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_第3页
【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_第4页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家庭教育】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我的孩子天天都泡在网吧,我们什么办法都用尽了,可他还是有空就往网吧跑,我们该怎么办?”昨天,在成都图书馆举行的一场家庭教育公益讲座上,一位母亲声泪俱下的求助让在场人员无不动容,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据称,该场讲座是由市文明办、市妇联、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举办的“2007‘父母大课堂’家教公益讲座”的第二讲,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专家、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李媛教授以“用爱把门打开——与网络成瘾的孩子沟通”为题进行了讲座。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可

2、容纳300人的多功能厅鸦雀无声,家长们屏息专心聆听,并不时地用录音机或笔记本记下讲座内容,家长之友《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讲座结束后,一位母亲迫切地冲上讲台,拉住李媛教授讲述了她令人心酸的经历:她上初一的儿子去年暑假迷上了网络,有一次甚至在网吧泡了两天一夜,父母都以为他失踪了,全家所有亲戚到处找寻,是孩子耐不住饥饿在外面买吃的时候才找到他。为了让孩子脱离网络,一家人不知用了多少办法,但未见丝毫成效,孩子甚至不愿和家长交谈,无论“温情”教育,还是“大棒”教育一律漠视。据这位母亲称,她是从亲戚处得知成都举行这场公益

3、讲座后,特意从眉山赶来的,并希望得到帮助。    “其实,网络成瘾的孩子非常渴望与人交流,他们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可以对话的人,才寄托于网络世界的。”李媛说。李媛建议这位母亲先改变以往的教子模式,再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和他沟通,并培养他其他方面的兴趣,结合心理咨询等有益的方式,逐步引领孩子戒除网瘾。    李媛说,“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是“过分依恋网络,情感淡漠,人际交往范围窄,意志力薄弱。”她告诫家长们,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绝大多数孩子喜欢上网并没有问题,家长们不要一看孩子在网上逗留时间稍长,就认为他们上网成瘾,这样的标签会让

4、孩子“很受伤”,使他们产生自我暗示、自我怀疑,反而陷入网络中。作为家长,最好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网络以外的兴趣和爱好,这样会有效地避免他们上网成瘾。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2  第2篇给女儿打精神污染疫苗  〖预览〗暗香让人醉  女儿再过三天就要回来了,今天早晨和女儿打完了电话,心里真是亮快了许多。朋友们都说我这几天是过节,因为没有人管了,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可以在任何时候去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他们不知道,女儿不在身边,我真的好寂寞啊,每天回到家里,看着空荡荡的家,没有了女儿银铃般的笑声,没有了女儿一刻不停的闹,这种安静让人好

5、难受啊。  电视上仍然演着爱情故事,这样的故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着,而那些艺术家们,则乐于把他们提炼出来,经过加工,再送到观众面前。这本来是件好事,可以让人们有更多的品味爱情的机会。可是,现在的艺术家们,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想尽了办法,当然他们不会放过人们最热衷的恋人间的亲热。这样一来,我们便随时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人,相拥相吻,甚至也会出现床上的戏。这些镜头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已经没有了什么刺激,可是对于正处于大脑一片空白的孩子来说,对于这些正在处于身体发育过程之中的宝贝来说,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我们总能听到说,

6、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城市中的孩子,由于营养的过度丰富,加之在各种饮料或食物中有一些让孩子上瘾的激素类物质,再加上电视里这些镜头对孩子大脑的不良刺激,这样,孩子们身体快速早熟起来,竟然出现五岁的女孩出现性发育体症,对孩子今后的发育产生非常不良的后果。  那么作为家……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3  第3篇教师资格条例  〖预览〗1995年12月12日国务院令第188号发布)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

7、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第三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第二章 教师资格分类与适用  第四条 教师资格分为:  (一)幼儿园教师资格;  (二)小学教师资格;  (三)初级中学教师和初级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初级中学教师资格);  (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  (五)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级中学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以下统称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  〔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网络成瘾”的标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