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

ID:53002813

大小:40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4-15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_第1页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_第2页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_第3页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_第4页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家长切忌轻易给孩子贴上多动症的标签“我娃上课老走神,是不是多动症?”“我娃做作业时,不停地把玩铅笔或手指,是不是多动症?”……对于孩子的注意力问题,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是得了多动症。专家介绍,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的确以注意障碍、过度的活动和冲动控制力差为主要临床特征。但是,多动不是这类儿童唯一的或主要的问题。多动症的主要问题是注意的保持和冲动控制的缺陷。因此,不能单纯因为儿童坐不住或不认真听讲,就武断地认为他们是多动症儿童。多动并不是患者唯一或主要问题哈市华慈专家介绍,多动症是最常见的儿童期起病的神经精神疾

2、病之一,以注意障碍、过度的活动和冲动控制力差为主要临床特征。但早在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就提出,多动并不是多动症儿童唯一的或主要的问题。多动症儿童的主要问题是注意的保持和冲动控制的缺陷。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进一步证实了以上看法,并且发现,多动症的“多动”,更多出现在需要保持安静或作业时,而不是出现在自由活动时。因此,不能单纯因为儿童坐不住或不认真听讲,就武断的认为他们是多动症儿童。多动症通常有以下5种表现:1.注意障碍:这是核心表现,并且由此造成患儿不能有效学习。比如粗枝大叶、不注重细节、丢三落四、不能按要求完成指令等。2.过多的活动: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

3、过多。这些行为不分场合、无明确目的性。3.情绪不稳、冲动任性:这类儿童自控力差,情绪变化剧烈,容易兴奋,对挫折的耐受能力低,因此常常行为冲动,不顾后果。4.学习困难:这类儿童的智力水平大都正常,但由于注意力分散,不能集中精力学习,导致成绩落后。5.社交问题:约一半以上存在社交问题,因为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干扰他人游戏以及冲动任性。家长切莫错误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哈市华慈介绍,判断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在临床上一般通过三种方法来确诊:一是采集病史,主要是由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个正确、客观、完整的病史;二是一般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精神检查,主要有生长发育、营

4、养状况、听力、视力情况、肌张力、协调和共济运动、生理、病理反射;三是心理评定,主要有智力测验、注意测定、量表评估(如Conners父母问卷、教师量表、学习困难筛查表等)。“令人担忧的是,家长对多动症的认识误区,容易导致错误做法。”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把活动性较高的孩子误认为是多动症;二是过度依赖药物;三是有些家长害怕别人知道自家孩子是多动症,从而不敢利用社会资源,比如学校、社区等,所以没能调动周围资源一起来帮助孩子。“小朋友的气质特点本来就是活动度高,浑身是劲儿。好动,大多数情况下是小朋友的正常反应。”哈市华慈提醒,家长不能因此轻易断定孩子为多动症,因为当小朋

5、友出现负面情绪,又没能及时得到发泄,或初入陌生环境时,也会表现出局促不安,上蹿下跳以纾解紧张情绪。谢谢收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