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

ID:25393056

大小:5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_第1页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_第2页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_第3页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_第4页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中职语文拓展教学的有效路径孙春娟(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海门226100)摘要: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有实际出发,以专业化、文本化、主体化、生活化四个角度,探讨适合中职学生的有效拓展教学,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应用能力、形成职业生涯应对能力的目的。..关键词:中职;语文;拓展教学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1672-5727(2015)05-0068-03简介:孙春娟(1981—),女,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语文教学。拓展教学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合理有效地选择内容,开展恰当的拓展教学,既

2、有利于调动和维系学生参与的兴奋点,又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养,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中职语文课堂是中职学生文化教育、素质教育、职业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应从中职语文教学的特有实际出发,充分发掘有利于实现中职学生快速成长、成才的教育因子,以期真正实现中职语文的有效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及应用能力、形成职业生涯应对能力。一、中职语文拓展教学应显示职业特色,打通语文与专业技能的链接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

3、德的教育。职业教育中的语文拓展教学也应有别于普通高中语文拓展教学,围绕发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打实基础,凸显重点,强化能力,学为所用,增强学生适应职场、社会的能力及日后学习与发展的能力。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学必须因专施教,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加以拓展,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提升专业能力,体现专业化、职业化特色。以面对不同专业学生教学同一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拓展。面对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侧重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画出荣国府院落方位图,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

4、时锻炼建筑平面图的绘图技巧;针对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侧重课文内容对人物外貌、神情、穿着的描写,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绘画特长,通过绘画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心理特点。面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我们可以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让小组成员共同找出贾母院、贾赦院、贾政院等一系列诸如屋内屋外的物品陈设、环境的相关描写等,然后根据其专业特点,要求他们设计一段生动贴切的导游词,并实施模拟导游现场,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优秀代表作模拟导游,为大家讲解“荣国府”一景。学生都能抓住课文内容的重点,集中再现了贾府的典型环境,深切体味到了不同

5、的魅力。这样,不仅大幅度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而且收到了语文教学和专业锻炼不同凡响的双赢效果。二、中职语文拓展教学应植根文本枝叶,培植一片“灵动丛林”“教材文本是教学之本,一切语文教学活动的展开都应当立足于它。只有切实把握这个基础,根植于教材文本的世界,语文课才能有血有肉、实实在在的,教学内容才会是具体的确定的。”文本是教学之本,无论是哪一种拓展形式,都必须与课文本身形成一个切合点。只有立足文本,深挖教材,学生才能真正触摸文本所承载的意义,走进的生命维度;也只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细品文本,学生才能具体领略文本内部所潜藏的深

6、厚情感场。美国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凭借新颖精巧的艺术构思、诙谐逗趣的故事情节、深刻警醒的内涵意蕴让人折服。小说结尾“布莱克威尔岛,三个月”这句机械刻板的判决词一直为人所称道:“为非作歹者无人过问,有幸从善时反进牢门”。这出乎意料地结局不仅把故事推向了又一个高潮,也促使读者在情节的突变中更深切地体悟黑色幽默的苦涩,继而不禁进行自我反思:难道就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尾了吗?果然大家思想之闸门大开,为男主人公的遭遇纷纷设想了许多的结尾,企图超越文本,但又在反复的回首、观照、对比中,觉得都无法媲美设想的结局给我们带来的强烈

7、震撼,但在研磨中更加深了对文本特别是作品中潜存含义的理解,体会了欧·亨利强颜欢笑下包含着的辛酸眼泪,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三、中职语文拓展教学应着眼学生主体,凸显“人”字“人是自我意识与实践能力的主体,主体性是人为之人的最宝贵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语文拓展教学中,更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让其大胆地探索,在探索中分析,在分析中质疑,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体悟,一步步锻炼其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及创造思维的能力,为其最终走向社会,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从事某一职业打下坚实

8、的基础。仍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小说中的男主人公苏比历来被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艺术形象而存在,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到底能获得哪些珍贵的思想启迪呢?为了启发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堂拓展探究苏比思想性格的复杂化。有人认为像苏比这样一个四肢健全、体力充沛的壮汉,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找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