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

ID:2539959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0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_第1页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_第2页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_第3页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_第4页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干预论文【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7月至2011年7月在内儿科住院的3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按护理程序的步骤,对其实施整体化护理。结果38例患儿中,治愈34例,好转2例,放弃1例,死亡1例,治愈率89.47%。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不仅需要医师及时有效的救治.freel,遵医嘱应用脱水剂,给氧等降低颅内压的措施。如果是食物引起的呕吐应查明原因更换易消化的食物。记录呕吐物的量、颜色、频率、方式,评估患儿体液丢失情况,及时给予补充,呕吐过频繁者,遵医嘱给予止吐的

2、药物,指导患儿暂禁食,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物质。2.2.4高颅压的观察与护理在发现颅内压增高明显或出现脑疝前驱期症状时3,如意识障碍加深、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血压持续升高、呼吸变慢,要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每次输注脱水剂时均应评估患儿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合理使用静脉。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调节滴速,必要时使用输液泵或注射泵。患儿如出现头痛、恶心或喷射性呕吐、前囟紧张饱满多提示有颅内压增高,而对于不能说的患儿,一旦出现脑尖叫、频繁呕吐、抽搐等也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出相应处理,抬高床头,监测生命体征,观察神经系统的症状

3、和体征,每日测量头围1次,保持大便通畅。如为严重颅内压增高,尤其是脑疝时,患儿表现为昏迷、瞳孔缩小、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开辟2条静脉通道,以备紧急抢救和抗感染同时进行,治疗期间使患儿维持在轻度脱水状态(眼窝稍微凹、口略干、皮肤弹性尚佳)至症状及体征消失为止。但要注意边脱水边补充,勿过度脱水4。2.2.5昏迷的护理昏迷患儿应去枕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制定翻身卡,一种姿势不能超过2小时,如发生褥疮应积极采取措施。患儿如果是眼睑不能闭合或角膜外露者,用生理盐水纱布遮盖双眼,防止角膜干燥及受损。2.2.6瘫痪的护理保持瘫痪肢体的功能位置,根据肢体

4、功能更换体位,及时的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每日2~3次,每次15~30min,防止肌肉萎缩。病情稳定后,及时指导患儿或家属进行主动或被动的康复训练,活动要循序渐进,不易过急和过量,加强保护措施,防止碰伤。2.3呼吸道的护理呼吸衰竭是病毒性脑炎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密切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的改变,及时发现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粘稠者可配合雾化吸入,叩击背部,以促进痰液排出,每次吸痰前后应听诊肺部痰鸣音情况。持续吸氧,保证氧气供给,是防止呼吸衰竭的关键。2.4注意观察水电解质平衡状况高热、昏迷、呕吐、抽搐均可造成血容量不足,导致

5、循环衰竭。应及时补充血容量,保证液体量。治疗当中应严密监测水、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其它生化指标,定期称体重作为营养状态的指标,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促进疾病恢复。在使用降颅内压药物时,应注意防止过度脱水致低钾、低钠、低氯等电解质紊乱,准确记录24h出入量。2.5精神异常的护理向患儿介绍环境多与之接触,纠正患儿的错误概念和定向力错误。如患儿有幻觉,应询问幻觉的内容,给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双目无力,感觉过敏,脑膜刺激征阳性,应通知医生做相应处置。2.6加强饮食护理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处于应激状态,多处于高代谢、高分解、高

6、消耗状态,易导致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缺乏等多种并发症。根据患儿吞咽与咀嚼能力,急性期可选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病情好转后逐渐改为软食或普食,鼓励患儿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昏迷患儿,做好鼻饲管的护理,要特别注意避免胃管脱出。2.7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儿病情较重,病程长,少数患儿可存在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患儿及家属受到沉重的精神打击,因此做好心理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护士应以亲切、温和、诚恳的语言与家长交流,使患儿和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清醒的患儿应使其尽快熟悉病室的环境,消除陌生紧张心理。鼓励患儿与同室患

7、儿认识,相互熟悉交流,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安心接受治疗,并增强患儿自我照顾能力和信心。昏迷患儿的心理护理同样很重要。为了促进患儿意识恢复,从开始就采用徐朝华5报道的呼唤式护理方法,即在做任何治疗,护理操作时,首先要呼唤其姓名,解释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鼻饲、擦浴、大小便都要先与患儿交流,像对待清醒的患儿一样与其不断交流,播放患儿喜爱的音乐,实现对神经系统的有效刺激,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早日清醒。2.8康复指导早期干预运动疗法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障碍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降低肌张力,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在急性期主要是做好患儿的基础护理,

8、待患儿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即可开始早期康复训练。方法可以多样,要适应儿童心理,必须与药物,运动疗法,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理疗,针灸,高压氧,中频疗法等治疗相结合。有针对性对患儿制定个体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