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

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

ID:25426232

大小:131.8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20

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_第1页
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_第2页
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_第3页
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CC装置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原因分析沈静涛(延长石油榆林炼油厂,陕西靖边718500)摘要:根据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从油品中含水、发生的副反应和氢键三个方面分析了DCC裂解石脑油加氢后干点升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脱水、提高氢纯度等相应解决办法。关键词:裂解石脑油;加氢精制;干点;水含量榆林炼油厂裂解石脑油加氢装置成功运行,成为全国首套催化裂化(DCC)裂解油加氢精制高辛烷值汽油的装置。该装置在原柴油加氢装置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现已正式投产。装置的成功运行不仅将裂解油品加工成高辛烷值汽油,也为该厂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

2、在加氢之后,成品油的干点略有升高,超出设计值,影响了成品油质量[1]。1生产流程及工艺原理生产方案采用两段加氢工艺流程。DCC裂解石脑油经过1段加氢处理后,脱除二烯烃,然后进入2段加氢反应器脱硫脱氮精制和烯烃饱和制成精制油。精制油再进入脱戊烷塔进行分馏分割,塔底出成品油[2]。氢气和原料油混合后1次通过2个精制反应器。第1反应器进口温度控制在162℃,压力控制在6.5MPa;第2反应器正常压降,温度控制在228℃。第1反应器主要进行烯烃、二烯烃等不饱和烃饱和反应。第2反应器主要进行硫、氮、氧等有机物的加氢脱除反应。为防止反应

3、流出物中铵盐低温洗出,堵塞、腐蚀管道,在反应流出物出口增设软化水泵,加压注入软化水[3]。2设计运行数据2.1原料性质加氢精制原料油为DCC裂解石脑油,性质见表1。表1DCC石脑油性质项目密度/(g·cm-3)硫/(μg·g-1)氮/(μg·g-1)烷烃/%单烯烃/%二烯烃/%苯/%甲苯/%其它芳烃/%原料油0.832528883.18.9914.582.3211.0621.5240.73设计反应用氢为PSA高纯氢,性质见表2。表2PSA氢气性质项目分子量H2/%Cl/%新氢2.0399.90.12.2产品质量指标裂解油经过

4、反应分馏后的脱戊烷油要达到的指标见表3。表3脱戊烷油指标项目水份%初馏点/℃干点/℃S/×10-6N/×10-6RON烯烃/%脱戊烷油痕迹≮45195<1<1>100≯13实际运行装置一次开工成功,实际运行中,脱戊烷油的硫、氮含量、辛烷值和溴价等各项指标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硫、氮含量低于1×10-6,辛烷值>100)。但脱戊烷油的干点由进料的≤195℃升高到210℃,最高值达220℃。4干点升高的原因分析富含烯烃的裂解石脑油加氢精制之后,脱戊烷油的干点会有所升高,一般在4~5℃。该装置脱戊烷油的干点升高在10℃以上。经过分析,

5、认为脱戊烷油干点升高的原因有3个。(1)反应过程中,因工艺需要,反应系统加注软化水。反应流出物经过高分罐进行气、油和水的初步分离,反应油进入低分罐进一步进行油水静置分离,最后进入脱戊烷塔进行分馏切割,分离出C5以下组份。脱戊烷塔控制参数为:塔顶温度78℃,塔底温度165℃,塔压0.4MPa。在分离C5轻组分过程中,由于脱戊烷油的操作性能,反应流出物中的水份未能完全脱除,塔底脱戊烷油中含有一点量的水(水含量指标为痕迹)。由于水的汽化热比油品的高,因此在进行干点化验测定过程中,可能致使油品所测的干点略高。水的含量是痕迹级别,不影

6、响成品油的其他性能和使用,在控制指标范围之内[4]。(2)反应用原料油为裂解石脑油,富含烯烃、硫醇、硫醚、噻吩和吡啶等,带有极性的大型有机物分子。在含有氢原子的极性分子中可以形成特殊的化学键:氢键。氢键分为分子内氢键、分子间氢键、双氢键和Π氢键。氢键的键能比分子间作用力要强,比共价键和离子键要弱。分子间的氢键可使物质的沸点升高,而分子内氢键则往往使物质的沸点降低。在裂解石脑油的极性分子内部可能存在分子内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减弱,沸点相对降低。裂解石脑油经过加氢精制反应后,脱戊烷油中的极性分子经加氢饱和、脱硫脱氮反应,生成了非

7、极性或极性比较小的烷烃,破坏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增强,沸点升高,致使脱戊烷的干点随之升高[5]。在脱戊烷塔进行分馏切割时,C5组份比较少,说明反应流出物组份比较重,干点较低是分子内氢键所致,符合以上推理判断。(3)石脑油精制过程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氢气分子键和碳硫、碳氮键断裂,碳氢键、氢硫键和氢氮键重新形成,反应过程中发出大量热。反应环境为高压、高H2S(含量达100×10-6以上)。在这样的操作环境下,有少量改质反应等不期望的反应发生,会使油品干点升高。在反应过程中,实际运用的氢气由于装置的原因由PSA高纯氢

8、改成重整氢。由于氢气的改变,使反应循环氢中的氢气含量降低,大量含有C5以下轻烃组份。循环氢气含量在85%左右,C5以下组份含量在15%左右。在反应过程中可能发生致使油品干点升高的副反应。反应系统中混氢氢气含量和脱戊烷油干点之间的关系见图1。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干点/℃;删去外框、横线,并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