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

ID:25444143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第1页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第2页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第3页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第4页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论文李步荣,贺军涛,张毅,岳天海,李丽华,张小玉【Abstract】AIM:ToevaluatetheclinicalsignificanceofdetectionofIgMantibodyagainstTreponemapallidumindiagnosingsyphilis.METHODS:Theserumsamplesof90syphiliticpatientsmunoabsorbent,thenapallidumparticleagglutination(TPPA)assay.Theserumsamplesethod.RESULTS:T

2、heTPIgMpositiveratesarysyphilis,secondarysyphilisandlatentsyphilis,respectively.ThetotalpositiverateofTPIgMapalliduminserumisimportantfortheclinicaldiagnosisofsyphilis.【Keyapallidum【摘要】目的:评价检测梅毒螺旋体IgM型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梅毒患者的血清标本90例,用RTPCR方法进行TPDNA检测,用IgG/RF吸收剂处理血清.freelapallidum,.freelp

3、5700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仪,高速离心机,恒温水浴箱,微量振荡器.1.2方法1.2.1TPIgM的检测按照IgG/RF因子吸附剂说明书对被测血清进行IgM提取,再做TPPA试验,所有操作步骤都严格按照操作说明进行.1.2.2TPDNA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血清样本的处理,提取DNA.将待检DNA样本或标准阳性模板加入后,放入PE5700荧光PCR仪,93℃2min预变性后,按93℃45s和55℃60s,先进行10个循环,再按93℃30s和55℃45s反复30个循环.以扩增前后的荧光差值为纵坐标,拷贝数为横坐标,用ABIPrism7300自动作标准曲线,由电脑软件自

4、动计算出样本TPDNA初始拷贝数定量结果.由于TPIgM检测结果为定性结果,因此将TPDNA检测结果用定性方式表示(拷贝数<2×103/mL为阴性,≥2×103/mL为阳性).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统计方法为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梅毒患者血清TPIgM和TPDNA检测TPIgM的检出阳性率为81.1%(73/90),TPDNA的检出阳性率为78.9%(71/90).有两例标本TPIgM阳性,而TPDNA检测阴性.71例标本检测两者都是阳性,17例标本检测都是阴性,符合率97.8%(88/90).进行配

5、对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无统计学差异(χ2=0.5,υ=1,P0.05).2.2不同分期梅毒患者TPIgM检测TPIgM检测阳性率在二期梅毒患者组中最高,达到100.0%,在一期梅毒患者组中阳性率较低,为75.9%.实验结果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20,υ=2,P0.05,表1).表1不同时期梅毒组TPIgM检出阳性率比较(略)3讨论梅毒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其实验室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方法.隐性梅毒患者由于不能及早发现,成为梅毒的重要传染源.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清产生两种抗体,一种是非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是梅毒螺旋体在破坏组织时释放的抗原

6、性物质(心磷脂)刺激机体产生的有抗体性质的反应素(抗心磷脂抗体),检测这种抗体的试验称非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血清学方法,如RPR,TRUST等,长期被作为初筛试验;一种是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包括IgM和IgG,检测这种抗体的试验称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为确认试验,如TPHA,TPPA,TPELISA和免疫印迹等方法.目前,临床实验室大多数仍然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apidplasmaregaincirclecardtest,RPR)作为梅毒的筛查试验,虽然RPR作为过筛试验具有操作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的特点,但是对于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RPR试验容易产生假阳性,

7、对于潜伏期梅毒又容易产生假阴性结果,所以分析RPR试验结果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TP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最早出现于1975年,是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TPELISA方法检测操作简便,不受样本中纤维蛋白和溶血等影响,一次可进行多份样本的检测,用酶标仪分析,客观准确,结果便于保留及标准化管理,可用作筛查和确认试验.但是,TPELISA检测的是梅毒螺旋体总抗体,在梅毒患者治愈后相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