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

ID:25456778

大小:5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0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_第1页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_第2页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_第3页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_第4页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五号屠场》:无声的狂欢论文.freel)的超时空之旅,穿梭于战时与战后,往返于地球和特拉德麦多尔星球。皮尔格里姆(Pilgrim)暗含朝圣者之意,穿梭往返即来来回回的朝圣,朝圣的路变成了狂欢的广场。此路并非一条实实在在的笔直大道,而是意识流般一系列不连贯的时空变换。这样,历时性的事件被共时性地呈现出来,纷列杂陈。毕利不同时期所遇的各色人等都遁出常位,一股脑汇聚在朝圣之路这一平台上,形成狂欢人群,热闹非凡。毕利举止滑稽,傻里傻气却又无比可怜,但这又使他成为毫无危险,人人都可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并与之亲昵地接触戏耍的人物。平日里鲜闻的污言秽语和异端邪说在毕利的催化下大行其道,深埋在人心暗角的

2、思想得以暴喷,那个等级森严、铁板一块的世界在这些边缘性话语的冲击下摇摇欲坠。毕利就是广场上的小丑和傻瓜,吸引了一群人,感染了他们,营造出一片狂欢的海洋。人们一个个有恃无恐,直抒胸臆,毫无愧色地展示自己的真面目。小说中坦率表白、流露本性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和毕利一起流浪的罗兰·韦锐,虽然只有18岁却早被战争泯灭了年轻人蓬勃向上的朝气。他满口脏话,行为粗暴,在毕利面前讲解各类酷刑如数家珍,对特殊匕首的杀伤力津津乐道,临死之前还狠毒地要求杀了无辜的毕利为自已报仇。在肆无忌惮的狂欢中,韦锐的狰狞嘴脸一览无余。不堪人耳的咒骂和奇思妙想的杀戮光天化日之下竟成了日常谈资,残酷的战争竟成了兴致勃勃的游戏,

3、这固然可笑,但笑声背后是倒抽一口的凉气,人性竟沦落到如此地步,小说的副标题《儿童十字军》在这里也得到了更好的阐释。当然,韦锐只是狂欢人群中的一个,还有总是吃语般重复着“这不赖嘛”的流浪汉,毫不讳言人生中最甜美的东西是报复的凶残的拉扎罗,想象着写家信却最终被枪决的老埃德加·德比,同毕利一样认为生活毫无意义,读科幻小说聊以自慰的罗斯瓦特以及传达“神谕”的特拉德麦多尔人等等。他们背景不同、身份各异,却我行我素,在狂欢的背景下交错混杂,组成一个毫无束缚的奇特的混合体;他们承载着各种世界观,直抒己见,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狂欢在一片嘈杂中被推向高潮;他们都组居边缘,主流不关注,权威不倾听,只有在狂欢中才

4、走向中心,挑战甚至颠覆官方的虚假一统。然而,《五号屠场》中的狂欢丧失了苏生的意义,嘈杂的广场被罩上一层浓浓的沉寂。战争粉碎了理性构筑的“乌托邦”,把存在的荒谬带到人间。过火的戏谑来自“上帝”死后特有的孤独和绝望,歇斯底里的狂笑恰恰展示灵魂丧失安顿之所的痛苦。众声喧哗湮灭在虚无的暴力之下,人们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张大嘴巴比划着,一言不发。二、加冕与脱冕对狂欢节主角的加冕与脱冕是整个狂欢仪式的核心,带动了全民性的狂欢活动。“所有这些礼仪形式,同样移植到了文学中,使相应的情节和情节中的场景,获得了深刻的象征意义和两重性,或是赋予它们令人发笑的相对性,使之具有狂欢节的轻松感,使之迅速地实现新旧交替。

5、《五号屠场》中毕利无疑是狂欢节的主角,他作为一位先知的加冕和脱冕极具喜剧效果。在狂欢的笑声中,冯内古特嘲讽了战争,美国社会,乃至全人类,揭示了世界的荒诞。全书开篇,赫然在目的是圣诞颂歌里的四句诗:“牲口啤哮叫,圣婴惊醒了。但小主基督,不哭也不闹”。腼这个题辞描述了基督降生在马槽的情景,置于开篇意在暗示小说伊始即先知,救世主的诞生,而他就是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毕利的职业是配镜师,这点也具有很强的象征性,从特拉德麦多尔星球取回真经的他四处布道,正是为了给芸芸众生配上娇正眼镜来直面生活的真相,将他们从无知的困惑与恐惧中拯救出来。书中毕利与先知耶稣基督相暗合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毕利几次被迫穿上

6、可笑的服装,那外套“有毛领和红绸衬里,显然是给乐队指挥穿的,这人可能和拉手摇风琴的猴子的个儿一样大”,外套上“弹痕累累”,毕利有六英尺三英寸高,而在西方耶稣被认为身高六英尺,他穿上“那件小小的外套”窘态毕现,“德国人发现他是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看到的最令人发笑的人之一。他们笑呀笑呀直笑个不停。耶稣押赴刑场的路上也被兵丁戏弄,“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护功。毕利的换装间接地将他加冕成了一位光荣受难的圣人。不仅如此,毕利同耶稣一样具有预知未来的能力,“时间旅行”使他对自己的生命轨迹了如指掌,对在空难中幸存,被外星人绑架,经历德累斯顿大轰炸等等事先都一清二楚。毕利还多次预言自己的

7、死亡和复活。他赴难那天,临死前的最后一句话也颇似基督之语,流露出先知的从容,慈善和神圣:“是你们回家看你们的妻子儿女的时候了,也是让我死亡片刻然后再活转来的时候了”。毕利加冕的高潮是他得了特拉德麦多尔人的衣钵,俨然一位派往地球的使徒,满腔弥赛亚式的救世热情。他是要用一种全新的生命观来普渡苦海中的苍生,毕利的存在仿佛昭示着上帝的存在,人的精神有了可以止泊之所。但《五号屠场》不是(圣经),毕利不过是狂欢节上乔装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