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

ID:25462255

大小:6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20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_第1页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_第2页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_第3页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_第4页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年本卷只装订不密封考场号座位序号北京市夏季普通高中会考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本试卷共6页,共六道大题,17道小题。第三大题第12小题为二选一题。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1—8小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9—17小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10分。共5道小题,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驰骋(chěnɡ)迸发(bìnɡ)返璞归真(bǔ)B.缜密(zhěn)面颊(ji

2、á)危如累卵(lěi)C.吮吸(rǔn)涟漪(yī)获益匪浅(fēi)D.校对(xiào)胆怯(què)提纲挈领(qiè)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条分缕析:“析”,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用斧(斤)劈开木头。词语中“析”的意思由此而来,意为“剖析”。“缕析”,意思是详细地分析。B.残羹冷炙:“炙”,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肉()在火上烤。词语中的“炙”,意为烤熟的肉。“冷炙”,泛指已凉的饭菜。C.追亡逐北:“北”,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两个人背对背而立。词语中的“北”,意为北方。“逐北”,意思是向北方追击。D.无

3、本之木:“本”,篆书写作。从字形分析,指树木的根。词语中的“本”用的就是这个意思。“无本之木”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3.根据下面语段内容,分别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远远望去,水从一片绿色的灌木林流出来,①,②,千姿百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瀑布,抬头仰望,③,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A.①突然跌入深谷②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③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B.①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②突然跌入深谷③那惊心动魄的气势才真正被领略到C.①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②突然跌入深谷③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

4、魄的气势D.①突然跌入深谷②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③那惊心动魄的气势才真正被领略到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B.陶潜,东晋诗人,他向往田园生活,《归去来兮辞》表现了他归隐田园时的欣喜之情。C.《再别康桥》的作者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他是“新月派”诗歌代表人物之一。D.巴尔扎克是19世纪德国文学大师之一,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变革时期的社会生活。5.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桃李罗堂前,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

5、仓皇而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C.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D.尽吾志而不能至,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二、阅读《烛之武退秦师》,完成6—9题。(10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

6、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6.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晋军函陵军:军队B.又欲肆其西封封:疆界C.唯君图之图:考虑D.秦伯

7、说,与郑人盟说:高兴7.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以其无礼于晋以:因为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这样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焉:哪里D.吾其还也其:还是8.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理解:下臣虽强壮,但是不如别人。B.焉用亡郑以陪邻理解:为什么要用灭掉郑国的办法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理解:况且您曾经得到过晋君的赏赐啊!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理解:依靠别人的力量而保护自己,不仁义。9.用原文语句,将下面一段分析文字补充完整。(4分)(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烛

8、之武在与秦伯的谈话中,首先以“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说明即使消灭郑国,秦国也无法越过别国统治郑国,又以“①”说明晋国的扩张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继而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接着以“②”的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